“同志們,大家手上的兩份材料,一份是國務院三年前頒發的,關於撤地設市和撤縣設市的基本規定和審批程式,一份是我們青州地區撤地設市的可行『性』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凝結了地委和專署及廣大參與者的無數心血,反映了青州五百三十萬幹部群眾的共同心聲,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一是向同志們通報青州地區撤地設市工作的進展情況,二是希望透過這次會議,統一思想認識,共同努力,爭取儘快的實現我們青州地區撤地設市的美好目標,三是請同志們群策群力,為撤地設市工作提供寶貴的意見……”
穆長虹講話的時候,常寧一直在認真的觀察著他,終於發現他沒有了往日的從容淡定。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講話過於的機械死板,缺乏應有的熱情和力度。
也難怪穆長虹精神有些頹廢,自從常務付省長呂太良走了麥城之後,讓他失去了堅強的後盾,他與郭昌銘的明爭暗鬥中,明顯落了下風,自從鄭家人強勢歸來後,他在青州地委的地位,幾乎要被邊緣化了。
反觀郭昌銘,背後的靠山王群驥成為省委書記以後,底氣十足,一言一行,無不體現著上位者的優越,兩個人並肩而坐,光外在形象,就能看得出誰是失意者,誰是得意的人。
穆長虹說完,主持會議的郭昌銘微笑著說,“同志們,既然是座談會,下面就請各路諸侯暢所欲言,任意發言,我先表個態啊,怕你不說話,不怕你『亂』說話,建議批評,意見牢『騷』,我照單全收。”
會議室裡還是出現了冷場,撤地設市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誰也不願意先放第一炮,更為關鍵的是,現在光之江一個省,就有三個地區在申請撤地設市,無論從哪方面看,青州地區都是個上不了檯面的困難戶。
前不久的青州開發區,被老百姓罵為勞民傷財的爛攤子,幸虧後來陸續進來了一批投資者,馬馬虎虎算是有了點模樣,現在又要搞撤地設市,說來說去還是要花錢啊。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作為地委書記,郭昌銘是最熱心撤地設市工作的,名垂青史的事,誰不想幹,可惜穆長虹無精打采,打退堂鼓,無形中成了青州地區撤地設市工作的絆腳石。
常寧的目光又在找人,終於,他找到了坐在羅海龍和方天正之間的方巧英,衝著她做了個鬼臉。
方巧英嗔了他一眼,似乎還在怪他昨晚無緣無故的“失蹤”,害得她和丁穎白等了一夜。
見一時沒人說話,郭昌銘和穆長虹低聲交流了幾句,抬起頭來說道:“這樣吧,既然大家都不肯說話,那我就來個拋磚引玉吧。”
“我們地委書記碰頭會經過研究,初步擬定了一個撤地設市領導小組名單,組長麼由我擔任,付組長由穆長虹同志、趙躍進同志和張穹同志擔任,各縣市一二把手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許崇年同志擔任,常務付主任由鄭志偉同志擔任,同時,根據許崇年同志和鄭志偉同志的共同提議,任命常寧同志為領導小組辦公室付主任,請大家對這個名單進行討論,看看有什麼需要調整和補充的地方。”
郭昌銘話音剛落,常寧就站了起來,“郭書記,我有意見。”
“呵呵,小常同志你說。”郭昌銘似乎早有準備,做了個請的手勢,微笑著說道。
“郭書記,穆專員,各位領導,首先我表個態,對咱們青州地區的撤地設市工作,我表示堅決支援。”
頓了頓,常寧指著鄭志偉,繼續說道:“但是,但是我不願意和鄭志偉一起工作。”
所有人的目光,都飛快的落在了常寧的身上。
鄭志偉臉『色』一變,扯了一下常寧的衣角,低聲道:“小半仙,你想幹什麼?”
郭昌銘稍微一怔,哦了一聲,淡淡的問道,“小常同志,你為什麼不願和鄭志偉同志一起工作呢?”
“郭書記,事情是這麼回事,當年,我被貶到水洋人民公社指揮抗旱救災的時候,和鄭志偉同志搭過檔,他呢屁股都沒坐熱,僅僅幹了幾天,就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不但把所有的功勞都搶過去,還把我描寫成一個頑固不化的落後分子,因此,我不會再和他一起工作的,也就是說,我不會擔任您說的那個領導小組的辦公室付主任。”
郭昌銘微笑著說道:“小常同志,你說的那個事我聽說過,但事情已經過去了麼,舊帳就不要算了,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嘛。”
“郭書記您說得對。”常寧也是笑著說道,“不提了不提了,只要不讓我和他一起工作,我就會向前看了。”
郭昌銘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