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臘月廿三那天到達京城,已經十二天了,因為開車要在路上跑三天,為了趕上正月初八第一天上班的日子,明天也就是正月初五的早晨,常寧就得匆匆踏上歸途,今天來提前送行的人不是很多,其他人都忙著自個的事情去了,能來的只有大姑三姑和二叔三叔四家人,劉鐵紅還“奉命”為常寧買來了幾十只京城烤鴨,因為這是他準備帶回家去送人的唯一的禮物。
常寧領著大劉為首的四家孩子,從院子裡瘋到客廳,又從客廳鬧到樓上,倒是給家裡增添不少歡快和笑聲,老太太喬含湘更是一味的慫恿,還坐在那裡不住的拍手叫好,瞅得旁邊的寧瑞豐無奈的搖頭不已。
大姑寧曉含領著楊陽她們,在廚房準備晚餐,常寧上次成功的推廣了八寶五味粥,已成了老兩口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糧,這次又貢獻出來所謂的青州第一湯,也就是那道“海底撈”,吹得天花『亂』墜,還煞有介事的寫了配方交給楊陽,讓寧曉含她們在廚房裡認真的忙乎起來。
常寧陪著小傢伙們鬧騰得累了,悄悄的坐到客廳裡邊上的沙發上,他其實也想聽聽這些紅牆裡的長輩們,是如何議論國是的。
不過卻讓他有些失望,大客廳中間由沙發圍成的小圈子裡,寧瑞豐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二叔寧曉南三叔寧曉新都人手一本的捧著內參,大姑夫劉鐵紅在欣賞新一期的人民畫報,三姑夫肖海南曾短期留學法國,精通法語,手裡拿的是一份法文報紙。
常寧原以為,象這種吃政治飯的家庭,肯定充滿了體制人特有的氛圍和氣味,這回自己一定是非受“薰陶”不可,想不到老爺子隻字不提他工作上的事,聊天的時候,也多是春節文藝晚會,中國女排,或是京城的這場大雪等話題,和平常人家並無二致。
有一點很合常寧的心意,這幾天來給寧瑞豐拜年的人絡絡不絕,老戰友老部下老同事,有部長省長及穿軍裝的,天南地北,*,有單身前來的,還有拖家帶口的,可老爺子堅守“協議”,沒讓常寧拋頭『露』面。
常寧是不想在外面的時候,帶上一點寧家的影子,而在老爺子看來,以常寧的年齡和層次,還沒到接觸那些來客的時候,初一那天晚上,三叔寧曉新想帶常寧去參加一個聚會,寧瑞豐在旁邊問清都是一些紅牆內的二代子弟參加後,不等常寧開口就斷然的否決了。
還是清脆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客廳裡寧靜的氣氛。
離電話最近的寧曉新隨手拿起,“您好,請問您是哪一位?”
寧曉新的臉上有些詫異,一邊向常寧的方向瞟了一眼,一邊對著電話說:“請稍等。”抬頭衝常寧道:“小常,長途電話,你們縣裡打來的。”
不用猜,一定是丁穎打來的電話,常寧來京城之前,為了聯糸方便,只把這裡的電話告訴了她,常寧一邊坐到電話機旁,一邊心裡嘀咕,這個時候來電話,不會是縣裡又出事了吧?
果然是丁穎,礙於眾多家人在側,常寧客客氣氣的問候起來,“丁書記,春節好。”
“小常,也祝你春節愉快。”丁穎當然更不會『亂』說話,但語氣的中柔情蜜意溢於言表,“家裡一切都好,你在京城怎麼樣,一定玩得很開心吧。”
“謝謝丁書記,我在京城挺好的,只是這裡到處是積雪,我沒怎麼出去,基本上窩在家裡,倒是金汕和丁一龍,應該把好看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了。”常寧心裡直樂,丁姐這電話打得有趣,不會是思念過度,就情不自禁的拿起電話了吧。
丁穎說得不緊不慢,象聊家常似的,“你能隨時去京城玩,金汕和丁一龍怎能和你比,當然要盡興的玩了……噢,對了,小常啊,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回來?”這最後一句,語氣有些重,聽得常寧心裡沒來由的熱了起來。
“報告丁書記,我們準備明天凌晨出發,大後天,初七應該能回到縣裡了,請丁書記放心,我不會誤了上班時間的。”常寧一邊說著,一邊瞧了瞧寧瑞豐和其他人,發現他們都在關注著他,便連忙補充了幾句,“丁書記,請轉告孫書記鄧縣長,感謝領導替我值班了,我回家後,請你們吃京城烤鴨。”
丁穎說了聲“謝謝”,便將語速放得更慢了,“小常,今天是我值班,半個小時前,我接到省委組織部值班領導的一個電話,是和你有關的。”
得,來事了,根據以往的經驗,多半不是什麼好事,常寧的腦瓜急轉起來,還好不是縣裡出事,可省委組織部來電話幹啥?要升官也輪不到麼,咱沒那個資歷和資格,調動工作也不可能,咱現在是王國維旗下的人,沒他點頭,誰也不敢輕易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