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縣常委會議,出乎預料的順利。
會議的第一項議題,是根據各考核組的考核報告,確定正科級和付科級的最終大名單。
今天的會議由新任付書記李效侖主持,常寧不主持,挺李效侖的用意很明顯,林正道也樂得送個順水人情,主管黨群工作的付書記,主持人事工作的會議,可謂恰如其分。
李效侖顯得少有的精神,臉颳得光光的,斜著看能閃閃發亮,念名單時的聲音格外清脆,中氣十足。
這個大名單早在昨天的書記碰頭會上定好了,現在只不過是走個過場,除了兩位新常委,名單上的人都為大家所熟知,每個與會者心裡在做著同一件事,默記著自己的人有多少出現在這份大名單上。
早就油印好的大名單,人手一份的放在每個與會者面前的桌子上,說是聽李效侖念,不如說是在看更為貼切。
變化還是有的,象林正道這樣的老資格,流覽一遍就看出來了,何況他昨天已看過了一遍,不過,昨天他關注的是自己的人,今天他要揣磨的是別人的人。
一百四十一名正科級,有五十三人是從付科級中提撥上來的,平均年齡四十二歲,年紀最大的五十一歲,最小的才二十七歲,付科級的變化更大,一共三百九十四人,竟有一半是從普通幹部中新提撥上來的,平均年齡三十七歲,最大的四十七歲,最小的二十四歲。
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這兩個級別的幹部平均年齡,和省會城市南江比起來還稍偏大,但至少在錦江地區是獨一份,萬錦縣可以一舉甩掉“幹部養老院”的帽子了。
而另一個變化,讓林正道的記憶更為深刻。
大名單是由九個常委各自提供的名單,給常寧綜合後,再經書記碰頭會決定的,林正道能很容易的區分出誰是誰的人,誰又在這個大變化中撈得了多少好處。
常寧並沒有刻意的打壓林派和張派,還是遵循著他剛上任時面臨的形勢,林派保有了百分之十五的勢力,正科級二十一人,付科級五十九人,都是林派的精華和骨幹,史林風領軍張派,還是大約百分之十的勢力,十四個正科級和四十個付科級。
變化體現在開放和平均上,紀委書記蔣寶龍,和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馬應堂,以前在萬錦縣排不上號的人物,如今都有了和史林風平起平坐的實力,蔣寶龍的臉,完全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倒是馬應堂顯得頗為淡定,大概常寧提前和他溝透過了吧。
李效侖和柳玉桃,可謂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典型,一個是管家,一個是遊離於各圈子外的人,現在都來了個大變臉,各有百分之十,終成萬錦縣裡舉足輕重的人物,即使以後換了領導,他們照樣還有自己的話語權。
不出所料,常務付縣陳茂雲成了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提交給書記碰頭會的建議名單,最終保留了二十二名正科級稱六十名付科級,總平均年齡才三十六歲。
異軍突起的是非常委的付縣長高畫質平,常寧把自己的提名權讓給了他,十五名正科級和四十名付科級,平均年齡才三十一歲。
林正道深深佩服常寧的老謀深算和高瞻遠矚,只要不出現大的變故,萬錦縣未來的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將掌握在陳茂雲和高畫質平等人的手裡。
讓林正道最感意外的,是皮派的一息尚存,這讓他看不明白常寧的用意,一到萬錦縣就和皮家人結下不解之“緣”,親手『逼』走皮月桂,又把他唯一的兒子送進了監獄,到後來離間莫春意,籠絡郭秋平,直到不久前莫春意的調離,和郭秋平的不死不活,可以說皮派正是常寧一手摧毀的,這份政治勇氣曾讓林正道為之傾倒,自評一百個林正道加在一起也難以做到,可是,今天他卻反過來,要親手救活奄奄一息的皮派。
讓皮春玲能進入常委會,林正道估計不是常寧的本意,他聽說地委付書記商洛出力不小,奔走於餘書記和陳專員之間,而且皮春玲主管的《萬錦報》,在省內小有名氣,連續四年名列全省縣級黨報前三名,曾得到過省委書記仇興華公開的表揚,據說商洛走了仇書記的路子,皮春玲是省委組織部向錦江地委建議提撥的人選,林正道判斷,常寧大概是被動接受的罷。
常委會里還是兩個美女,比之過去更為清純,柳玉桃象個小家碧玉,年過四十,風韻不減當年,皮春玲更是要命,修長苗條,咋看都象個三十才出頭的『婦』人,而且皮春玲還成了縣委辦公室主任,林正道瞥了常寧一眼,心裡不禁莞爾,常書記可是單槍匹馬,這天天見面的大美人,是不是也象對待辣椒一樣,聞風而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