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6章 決戰的序幕(1 / 2)

小說: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閒人

又一次縣委常委會議召開了。

和以往有所不同,今天的會議室裡氣氛特別凝重,誰都知道,這次常委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全縣的機構改革。

站在那裡掃視了一遍常委們,常寧說道:“同志們,咱們萬錦縣的經濟發展情況非常喜人,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縣財政收入達到一千二百三十多萬,超額完成年初制訂的全年財政收入總目標,在扶貧工作方面,農村人均收入態到一百七十三元,完成可以在年底一舉實現解決溫飽的目標……但是,但是在發展的實踐中,也暴『露』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黨政不分,政企不分,機構重疊,部門林立,責權不清,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咱們萬錦縣要想進一步發展,在本世紀末實現人均收入一千元的目標,改革是唯一的出路……現在,經省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批准,萬錦縣被列為機構改革試點縣,我希望同志們統一思想認識,共同努力,克服困難,圓滿完成機構改革的試點任務。”

說完開場白,常寧坐下去點上了一支菸。

接著是李效侖宣讀省委省『政府』檔案,正式宣告萬錦縣的機構改革進入了議事日程。

這個問題沒什麼好議的,小道訊息傳了那麼久,上上下下早有了思想準備,現在有上面的紅標頭檔案壓著,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思想認識不統一也得統一,會議前常寧與林正道和郭秋平等人透過氣,應該說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想必大家的心思,都落在了利益的分配上。

不過,每個人的態度,還是表現得略有不同。

縣長林正道笑道:“常書記說得好呀,象我們萬錦縣這樣的落後縣,要想脫貧致富,不改革就沒有出路麼,現在老百姓已經嚐到了改革的甜頭,想走回頭路或安於現狀,老百姓也不會答應那,我同意常書記的意見,並提議成立縣機構改革領導小組,立即開始工作,爭取年內完成全縣機構改革的總目標。”

聽了林正道的表態,郭秋平有點意外,他不明白,這個前些天表現最為消極的林正道,怎麼突然變成機構改革的積極分子了。

也許只有李效侖最清楚其中的緣故,就在昨天晚上,他受常寧之託,登門造訪林正道家,完成了一筆出人意料的交易,常寧不把劉同安付縣長趕出萬錦縣,並儘量保住他現有的職務,而換來林正道對機構改革的全面支援。

誰都知道,劉同安是被常寧活生生堵在家裡“養病”的,並且毫不掩飾要把他『逼』到銅山縣去的目的,劉同安是林正道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為了留住他,當然可以有所犧牲。

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常寧和林正道在機構改革的問題上,達成了暫時的統一。

郭秋平望著常寧說道:“常書記,我同意機構改革,但我們是不是慎重一些,這方面的工作沒有先例可循,我的建議,是不是可以先在某些鄉鎮和部門試點,獲得經驗和成功後,再在全縣全面的推廣,畢竟穩定才是第一位的麼。”

“嗯,老郭的建議有些道理,這也是召開常委會議的目的,統一認識嘛。”常寧微笑著說道。

常寧說完,林正道就接上了,三位正付書記講話,其他常委只有豎著耳朵的份。

“老郭,我不大同意你的看法,”頓了頓,林正道繼續說道,“改革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嘛,哪有先例可循,象一九七八年開始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歷史上就沒有過吧,總不能別人沒搞過的,我們就不能搞了,改革的宗旨,就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至於你說的先拿幾個單位試點,我倒可以馬上提供幾個供同志們參考,象最近的縣教委,發生拖欠工資的風波以後,變被動為主動,楊星光同志頂住了大量的壓力,痛定思痛,銳意進取,現在的教委,各項工作有了很大的變化,成績是明顯的麼,再比如咱們的縣工商局,以農貿市場管理辦整頓為契機,在全縣工商部門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經過他們這段時間的努力,工商糸統的面貌可以說煥然一新,我舉一個例子,問問在座的各位,以前哪位不是每月接到幾封投訴信的,我就曾經一個月接到三十幾封,現在怎麼樣?反正我這個縣長就已經一個月沒接到工商方面的投訴信了,這說明什麼,說明人家工商局的工作做得很好,改革取得了成果嘛。”

聽著林正道的長篇大論,郭秋平恨得直咬牙,這老小子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

李效侖卻是聽得心裡直樂,還是領導英明,把林正道推上機構改革的第一線,實在是個絕妙的舉措,難怪領導一直拖著林同安的事不處理,還有農貿市場管理辦那檔子破事,捂著蓋著,打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