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帶著鄭風回到了市委。
周紅娜那邊,腿上有傷,又有常衛國看著,量她也不敢出走。
一把手回來了,付書記方紅軍和常務付市長陳茂雲趕緊過來了,彙報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的工作是假,打聽省裡發生的“棉紡廠被騙案”是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官場裡的人落下了一個『毛』病,除了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外,還盼著上面能出點事,事出得越大,心裡就越高興,就連向以平常心自居的常寧,也不知不覺的有了這種心態。
緊隨方紅軍和陳茂雲而來的,還有市紀委書記任立青、市委常委兼付市長海峰、市委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程一丹,常寧知道,大概只有市委大管家程一丹,才是真正來彙報工作的。
常寧輕輕的一笑,“諸位,是不是盼著省裡來一場政治大地震啊,別忘了,我們這些新省委常委,屁股還沒坐下呢。”
沒辦法,這就是這個體制的現實,老的不死小的難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高於你的人不斷的離開,下面的人才能不斷進步。
大家也都跟著笑了,官場無真話,大家心照不宣,只有常寧才敢時不時的蹦出幾句大實話來。
方紅軍笑道:“咱們都是同僚,你就滿足一下好奇心嘛。”
常寧簡要的說了一些“棉紡廠被騙案”的情況,重要的東西,當然還爛在他的肚子裡。
陳茂雲聽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我就怕省委領導打電話,拆了東牆補西牆,讓我們來點友情支援。”
“我們手頭的外匯儲備,也不是很多啊。”海峰補充道,他就怕省裡這條大河一干涸,要伸手從他的河小溝裡撈水。
方紅軍看著常寧道:“你不是省委工作組成員麼,怎麼回來了。”
常寧淡淡的一笑,“掛個名,搭把手而已,上面的事,咱們能管好嗎?”
大家一聽,都不再說話了,常寧說出了“上面”兩個字,就是暗示這案子的水很深,上面的事,誰也不敢多問。
任立青道:“我覺得,我們可以結合省黨代會的精神,聯糸‘省棉紡廠被騙案’這個實際,好好教育一下我們的幹部。”
“老任的建議很好,我同意。”方紅軍點頭道。
常寧也點了點頭,“我這段時間,恐怕顧不上寧州這邊了,老方,茂雲,就由你們倆暫時各管一塊吧。”
方紅軍笑問:“你不會就待在省城,待在哪裡不回來了吧?”
“呵呵,難說難說,明天的事,誰能知道呢?”
辦公室裡,很快就剩下了常寧和程一丹。
說起這個程一丹,是當初丁穎擔任市委書記時,不顧常寧反對,從上安縣委書記任上提撥起來的。
程一丹今年四十歲,也是寧州市本地人,畢業於之江農業大學,在上安縣一待就是十幾年,工作做得不錯。
但常寧向來有個觀點,市委辦公廳主任和市府辦公廳主任,是市委市府的兩個大管家,需要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要能懂事會來事善理事,按照這個標準,程一丹就差多了,女人當家,雞『毛』蒜皮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可在各部門的協調和處理與市『政府』各部門的關糸上,程一丹縮手縮腳的,讓常寧很不滿意。
程一丹是個女人,女人當管家,欠缺的東西太多了。
常寧接任市委書記後,曾在任立青面前『露』過換人的意思,不知怎麼的,傳到程一丹耳朵裡去了,程一丹透過電話向丁穎訴過苦,丁穎又在電話裡給常寧一頓數落,於是,每次見面,都是尷尷尬尬的。
不過,在常寧的眼裡,程一丹還是有些“優點”的,比方說長得挺養眼的,而且頗有與眾不同之處,一米七三的個頭,還配著一雙高跟鞋,個子長得象根竹竿,瘦得不能再瘦了,但卻有三個地方長得很突出,前面上方兩個,後面下方一個部位,正是常寧欣賞的型別,他乾脆的評之為“新生事物,不成比例”。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程一丹有一張漂亮臉蛋,常寧還真有可能把她給換了。
“常書記,這幾天的工作安排……”
常寧一抬手,打斷了程一丹的話,兩隻眼睛在她的身上轉了起來。
程一丹的臉紅起來了,常書記每次都這樣看著她,目光是又怪又壞的。
常寧皺起了眉頭,“你站那麼遠幹麼,有你這麼向領導彙報工作的嗎?”
程一丹站在離辦公桌五六米的地方,確實不太符合規矩。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