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前,常寧的辦公室裡擠滿了人,大夥的臉上都是憤恨不平之色,新上任的周雲平沒來,剛把母親接過來的杜秋蘭也沒來,於瑾在幫她收拾,不過很少湊熱鬧的姜希也來了,常寧倒還算沉得住氣,還是那壞壞的淡笑。
水洋公社很窮,每年撥下來的訂報經費,還會常常挪作他用,地委宣傳部辦的青州雙日報,倒訂了十多份,但作為全省的第一大報,之江日報總共只訂了三份,虞挺華坐在常寧旁邊,拿著剛到不久的之江日報,不緊不慢的唸了起來:
“長篇通訊報道:《新時期的先鋒,青年人的楷模》,記青州地區十佳青年之一、青陽縣城東區付區長兼水洋公社黨委書記鄭志偉同志,記者喬剛,通訊員段青人。”
“……在水洋公社遭受歷史上最嚴重乾旱的危急關頭,在三萬餘老百姓生命財產處於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年輕的xx黨員鄭志偉同志,不計個人得失,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前往水洋公社主持工作,充分表現了新時期青年勇於擔當的高尚品格,和一名xx黨員應有的革命犧牲精神。”
“……然而,擺在鄭志偉同志面前的局勢是多麼的嚴峻,比一百多天干旱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渙散,和部分領導幹部的茫然失措束手無策,特別是領導班子的癱瘓和聽天由命的情緒,個別領導幹部還表現出嚴重的悲觀主義思想,不是千方百計的帶領幹部群眾抗旱自救,而是沉溺於封建腐朽的相信迷信,整天祈禱老天爺的善心和慈悲……”
“……鄭志偉同志下車伊始,顧不上息息腳,顧不上勞累,顧不上喝一口水,雷厲風行,立即召開公社黨委擴大會議,以強有力的措施和個人魅力,迅速的凝聚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心……從上任的那一刻起,整整二十二天,鄭志偉同志走遍了水洋公社的隊隊村村,鄭志偉同志的臉黑了瘦了,鄭志偉同志的胃病又犯了,他沒有睡過一次安穩覺,他甚至連坐下來吃口飯的時間都沒有……”
“……在社員家裡,當看到群眾閃著淚花,終於喝上了久違的清泉的時候,鄭志偉同志欣慰的笑了……在學校裡,當看到天真活潑的孩子們重新回到熟悉的教室,用稚嫩的童聲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漿’的時候,鄭志偉同志激動的笑了……當看到六萬畝乾枯的耕地上,頑強的長出了綠色幼苗的時候,鄭志偉同志流著熱淚笑了,他沒有辜負黨的重託,他對得起三萬多幹部群眾的信任……”
“……肩負新的使命,鄭志偉同志又要奔赴新的工作崗位了,幹部群眾們自發的從四面八方擁來,熱淚盈眶,依依不捨,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領導……”
虞挺華放下報紙,黃小冬推推王君青樂道:“哈,這不是放電影嗎?”王君青篤聲篤氣的說:“這比人家的小說寫得還好聽呢。”王石笑道:“水洋公社歷史上最偉大的書記,不應該走啊。”羅鐵貴也樂了:“同志們,我聽著聽著,怎麼最後那幾句那麼彆扭,要是再加一句,‘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簡直就是追悼會上的悼詞了。”眾人一齊鬨笑起來。
虞挺華微笑道:“那個記者喬剛,和通訊員段青人,那天確實來過我們水洋,不過,就待了幾個小時,能寫出這麼精彩的文章,真是令人佩服,通篇報道就三個結論,水洋的老百姓都是愚民,水洋的幹部都是笨蛋,是英明的鄭志偉同志一個人拯救了水洋。”
姜希望著常寧說:“喬剛是之江日報常駐我們青州地區的記者,段青人是地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段向東。”
常寧一邊點頭一邊冷笑,“他孃的,奇文出堂皇,妙章共欣賞,咱們都被人家耍了,這見鬼的歷史和先進事蹟,就是這麼創造出來的,難怪劉書記王縣長今天一早就去了青州,肯定是去地委宣傳部了。”
羅鐵貴憤憤不平的說道:“常書記,我們不能吃啞巴虧呀。”
常寧盯了姜希一眼問道:“姜付書記有什麼意見?”
姜希還是那樣的簡潔明瞭,“常書記,沉默代表著預設和自卑。”說得頗有同仇敵愾之氣。
“呵呵,平常心,大家保持平常心啊,”常寧樂呵呵的說道,“姜付書記的意見,代表了本書記的心聲,我向來不贊同逆來順受,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發嘛,謊言終究是謊言,真相必將戰勝謊言,大家先去吃飽喝足了,然後通霄加班,把地委和之江日報那些電話號碼都找出來,我們公社六臺電話全用上,同時徵用郵電所和其他單位的所有電話,就一個內容,罵人,往死裡罵,罵得越兇越好,不會罵人的一邊待著去,誰罵得好,我給誰加發獎金,年底的先進工作者稱號也歸他,我只強調一條,不管他是地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