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在旁邊小聲道:“常寧要趕飛機去京城,參加下午的十五大預備會議。”
張宏明又是一怔,喃喃而道:“老同學,你終於成氣候了。”
常寧和張宏明伸手握別,“老班長,等我回來,咱們再一醉方休吧。”
曾經的高中同窗,曾經的官場對手,經過時間的洗禮,早已分出了對錯勝負,但曾經的友情,是不會磨滅的。
坐在車上奔赴機場的時候,秘書方同訊問道:“領導,他就是那位著名的張宏明搏士吧?”
“哦,你認識他?”常寧有些意外。
“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留學歸來的博士,我讀過他寫的不少關於經濟學方面的文章,很有獨到的見解。”
“是啊,在理論方面,他完全可以當我的老師,同訊,以後有空,多向他請教請教。”
駕駛座上的鄭風說道:“博士牌大,理論最強,還不是栽了大跟斗啊。”
常寧心裡高興,臉上卻一緊一沉,罵道:“你小子懂個屁啊,自己不讀書,你有資格嘲笑讀書人嗎?”
鄭風吐著舌頭道:“不敢,不敢。”心說這還不是跟你領導學的嗎。
方同訊問道:“領導,你認為,張宏明從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稍作沉『吟』,常寧說道:“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
“對,人生可以輕狂,可以橫衝直撞,但必須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能幹些什麼,失敗者的共『性』就是不瞭解自己,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
方同訊笑著又問道:“那這次京城之行,領導你會有收穫嗎?”
常寧一楞,隨即笑道:“他孃的,京城的九月就是秋天了,你說我能沒有收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