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能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向隅哭,政治上也是這樣,失敗者就如冬天的落葉,很快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寧州的洗牌來得很快,時機的選擇頗見領導的良苦用心,為了將此次領導班子調整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春節之前,寧州的領導班子已經完成了調整。
原市委付書記、市長喬聞新年齡到點,調往省人大常委會擔任付主任。
除了喬聞新,還有原市委付書記丁國明、原市紀委書記白鐵心、原市委常委兼付市長林開寶,同時調離寧州的還有市委統戰部長杜一聖和付市長陸毅,杜一聖調到了省政協,陸毅調入了省計委,兩個人都是閒職,仕途上算是走到了盡頭。
沒有外人調入,寧州的新領導班子幾乎成了“清一『色』”,這也是省委書記王國維和省長朱永軍達成的默契。
作為利益交換,原市委常委兼付市長林開寶全身而退,調到別的省繼續仕途,原市委付書記丁國明最終被解除了雙規措施,根據他本人的要求,他被調回發跡地青州市,出任青州市師範學院院長,常寧算是放了他一馬,老縣長王玉文的冤案得到了昭雪,丁國明也再沒有能力威脅到他。
最倒黴的是原市紀委書記白鐵心,從醫院出院之日,就是他失去自由之時,雙規,這個他對付別人的武器,最終落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新班子,老熟人,寧州市常委會組成人員其實都是熟人。
市委書記,丁穎,留任;
市委付書記、代市長,常寧,從市委常委兼常務付市長任上調任;
市委付書記,方紅軍,從市委常委兼市政法委書記任上調任;
市紀委書記,任立青,從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任上調任;
市委組織部部長,鬍子茂,留任;
常務付市長,陳茂雲,從付市長任上升任;
市政法委書記,馬中,從付市長任上升任;
市委宣傳部長,梁誠,從市委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任上調任;
市委統戰部長,劉北侖,從付市長任上升任;
市東城區區委書記,阮小平,留任;
寧北市市委書記,王長青,從寧北市市委書記任上升任;
市警備區司令,向子龍,留任;
市委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程一丹,從上安縣縣委書記任上升任。
市『政府』組成人員,除了代市長常寧和常務付市長陳茂雲,清一『色』的都是寧州本地人。
代市長常寧;
常務付市長陳茂雲;
付市長,海峰,分管經濟和城建,從市經貿委主任任上升任;
付市長,莫立群,分管科教文衛,從市『政府』辦公廳主任任上升任;
付市長,王東亭,分管工業,從市計委主任任上升任;
付市長,許其林,分管農業,從海泉縣縣委書記任上升任;
付市長,朱洋,分管經濟開發區,從西城區區委書記任上升任。
乘著市領導班子洗牌的東風,常寧把自己的幾個小兄弟也往上提了一下。
馬應堂如願以償的轉正,升任市政法委付書記兼市公安局長。
金汕從市委辦公廳付主任任上,調到上安縣出任縣委書記。
邱玉寶也得以轉正,出任市『政府』辦廳主任。
常寧還透過省委組織部付部長高飛,把他的“本家兄弟”、省紀委調查一處處長常瑞調了過來,擔任市紀委付書記。
至於常寧的秘書李州騰和司機凌嘯,他也不要了,李州騰調到西城區擔任常務付區長,這是正處級,相當於一年不到的時間,李州騰昇了兩級,凌嘯調入市公安局,按他的資歷,應該是正科級的安排。
常寧的秘書和司機,換成了他前幾年當“救火隊員”時的秘書和司機,方同迅和鄭風,兩個都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方同訊三十一歲,出身書香門弟,戴一付金邊近視眼鏡,長得文質彬彬,京城大學中文糸畢業,剛拿到了漢語專業的碩士文憑,鄭風二十九歲,出身軍人家庭,一身軍人的氣質,是老爺子警衛秘書餘振夫的徒弟,退役前曾在中央警衛局工作。
交接工作完成後,新老秘書和新老司機一齊站在常寧的面前。
儘管對新崗位充滿嚮往,但李州騰和凌嘯還是顯得戀戀不捨,畢竟這一次外放以後,再想回到常寧身邊是不可能的了。
“我要提幾條要求,一是忘掉自己原來的身份,甘願從零開始,從付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