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告別的年代(1 / 2)

小說: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閒人

光陰似箭,日曆翻到了二零零零年底,常寧在之江平穩的又渡過了三年。

人生四十,正當中年,常寧的額頭上,多了道抬頭紋,再也不是那個滿嘴跑火車的小半仙了。

很少有人再喊小常了,除了老爺子為首的長輩們,就連兒子和女兒們,都在電話裡喊著老常。

老常的工作做得不賴,寧州的各項經濟指標,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在六個計劃單列市中名列第一,並且把第二名北江市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政績是升遷的基礎,京城來的小道訊息,預示著常寧在寧州的日子不多了。

常寧自己也想離開,這幾年,寧州的實際工作,其實都是付書記方紅軍和常務付市長陳茂雲在負責,他這個市委書記兼市長,也該給他們騰位置了。

但常寧高興不起來,這幾年,成了他傷感的歲月,對他來說,這是告別的年代。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從不流淚他,因為親人的離去,曾多次淚流不止。

先是外公常德明常大仙,在馬來西亞大弟子家仙逝,享年七十八歲,不久,七十七歲的外婆梅曲韻追隨外公而去,從此,陰間多了一對會算命會唱戲的夫妻,不知道閻王爺會不會因此另眼相看。

去年,遠離城市喧囂的開國將軍楊北國,在他的家鄉萬川縣安然閉上了眼睛,戎馬一生的楊瘋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個里程,選擇回到闊別七十餘載的故鄉,八十九歲的老人,念念不忘老母的養育之恩,留下了“生為國家,死後盡孝”的遺言,堅持把自己埋在了老母的墓邊。

外公範東屏也走了,這位八十五歲的將軍商人,在找到他的唯一外孫常寧之後,就選擇了遠離塵世,按照他的遺囑,常寧將他的骨灰一分為二,一半埋在了臺灣,另一半回到青陽范家岙,安葬在他父母和髮妻之間。

今年三月,常寧又在悲傷中送走了『奶』『奶』喬含湘,八十四歲的紅軍女戰士,在與病魔搏鬥了五年之後,終於選擇離開,甚至沒有留下一字遺言。

……

冬天,是個充滿哀思的季節,無盡的天空都現出了灰『色』,街道也染上暗淡的『色』彩,落了葉的枯枝,飛揚的塵埃和廢紙,更增加了陰鬱的情調,冷風掠過長長的、窄窄的水泥路,彷彿帶來了哀思,電線上的麻雀,門口的小貓,都感到了漫長的嚴冬的氣息,北風如吼,日短冰厚,枝葉枯敗……

六號樓的院子裡,常寧獨坐石凳上柏樹下,怔怔的盯著地上的枯葉,任憑北風呼呼的襲來。

楊陽拿著常寧的風衣,從客廳裡出來,走到常寧身邊,將風衣披到他的身上。

“回屋裡去吧。”楊陽輕輕的說著,將常寧拉了起來。

“老婆,我老了嗎?”

楊陽羞澀的一笑,“等你不會折騰了,你才是老了呢。”

常寧自嘲著,“他孃的,我四十歲了。”

“老常同志,開心點,別這麼多愁善感好麼。”楊陽在常寧的胳膊上擰了一把。

“呵呵,老常同志,再過十,老子就可以被人稱做常老爺子了。”

客廳裡,母親常秀娟和杜秋蘭正拿著拖把拖地。

這幾年,楊陽放下公司的工作,常陪著常寧,這段時間看到他鬱鬱寡歡,便把婆婆和杜秋蘭也請了過來,還“冒險”的把自己和杜秋蘭生的兩對雙胞胎孩子都帶了過來。

常寧能享受到的天倫之樂,一般都在香港的範氏莊院或其他位於海外的私有宅院裡,讓四個孩子一起在國內出現,這還是第一次。

杜秋蘭生的雙胞胎,分別叫杜蘭和常秋,今年已經十六歲,楊陽所生的一對也有十三歲了,分別叫寧楊和楊寧,杜秋蘭是家中獨苗,常寧讓長女用她的姓,而為了銘記常家的恩德,給長子起名常秋,而寧楊是唯一使用寧姓的兒子,女兒楊寧,則用的是母親楊陽的姓。

杜蘭和楊寧兩個女孩,完全繼承了各自母親的所有美麗,稍加裝飾,就能掩蓋遺傳在她們身上的常寧的痕跡,問題在常秋和寧楊身上,兩個兒子活脫脫是按照常寧的模子刻出來似的,一起出門很容易引起外人的猜疑,常秋倒是顯得穩重,『性』格象杜秋蘭,而寧楊的『性』格,是既象小半仙常寧,又酷似小魔女楊陽,完完全全是少年版的常寧再現。

常寧在沙發上坐下,看一眼忙碌的母親和杜秋蘭說道:“差不多就行了,就臨時住住嘛,反正過了元旦,還要搬回別墅去的。”

常秀娟還是能聽不能說,瞪了常寧一眼,嘴巴張了張,懶得理會常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