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7章 總算站穩了腳跟(1 / 2)

小說: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閒人

應該說,常寧的發言引起了陳久成的興趣,別人大談成績,千方百計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時候,他卻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眾多領導的面,一口氣說了十幾分鐘的錯誤和不足,態度謙虛誠懇,絲毫沒有故意做作的成份,與眾不同的為政風格,一下子給陳久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會議結束後,送別中央和省裡的領導時,車隊久久的沒有啟動,因為付總理陳久成還沒有從縣委大院裡出來。

常寧小小的辦公室裡,聚集了一屋子的高階幹部,付總理陳久成坐在常寧的位置上,剛添置的兩人沙發上,擠坐著省委書記仇興華、省長李瑋青和農業部部長王立恆,旁邊的幾張藤椅上,分別坐著的是民政部長肖欽、國務院扶貧辦主任李俊傑、省委付書記吳天明、省委付書記陳海林和常務付省長劉貴春。

至於常寧,還有地委書記余文良和專員陳松,純屬小字輩的人物,當然只有站著侍候的份了。

“……萬錦縣的扶貧經驗要繼續進一步總結,幹部承包扶貧,設立扶貧專項基金,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建設以農貿市場為龍頭的商品經濟流通體糸,將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迅速轉化為商品,放寬和放開農民的自主經營權,取消農業提留和減免農業稅和農林特產稅,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嘛。”陳久成對仇興華和李瑋青說道。

李瑋青說道:“我們一定儘快落實陳付總理的指示,把萬錦縣的經驗推廣到全省各地。”

仇興華也是微笑著點頭,心思卻不在扶貧工作上。

辦公室裡的人,構成了一個奇妙的三角組合,只有仇興華是超然的,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其中的秘密,陳付總理和陳海林、陳松是一條線上的人,省長李瑋青和余文良又是姚家在西江省的代言人,至於省委付書記吳天明和常寧,背後更站著一個名叫寧瑞豐的革命老人。

不過,仇興華心裡還是欣慰的,他們還維持著微妙的平衡,暫時不會危險到自己的地位,他們來西江省的目的,並不單純的爭權奪利,而是為了政績而來的。

陳久成望著常寧笑問道:“小常同志,剛才在會議上不肯說,現在可以講了吧?”

“首長,真的,我們真的還沒有成熟的計劃。”常寧略顯侷促的笑著。

仇興華笑著說道:“對嘛,不成熟的想法也可以說出來,讓我們幫你把把脈嘛。”

不好意思的一笑,常寧說道:“各位首長,我們萬錦縣接下來準備做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和青陽市的合作,促進其他行業的發展,萬錦縣以前幾乎沒有象樣的工業,現在我們準備以來料加工為起點,大力加快萬錦縣的工業發展,二是把扶貧工作作為糸統工程來抓,除了以農村貧困人口為扶貧物件的專業戶培植計劃和農副產品商品化計劃,我們還準備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展開以下幾項工作,交通扶貧、教育扶貧、移民扶貧、文化科技扶貧……”

一邊說著,常寧一邊從檔案堆裡抽出一份材料,恭恭敬敬的遞給陳久成,“陳付總理,這是我們的詳細計劃,請您批評指正。”

“哈哈,搞得不錯嘛。”陳久成看著材料翻了翻,遞給仇興華後笑道,“小常,你這就不夠意思了,有好東西還藏著掖著,有點小家子氣了。”

常寧涎起了臉,“陳付總理,這計劃最好,可沒有錢也辦不成呢。”

“嗯,這倒是實話,錢不是萬能的,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比方說吧,你的交通扶貧是怎麼個意思?”

“首長,我們萬錦縣百分之八十的面積是山地,四十個鄉鎮有五個鄉還沒通公路,其他三十五個鄉鎮中,也有百分之四十的行政村不走汽車,有的行政村地處深山僻野,很多農產品運不出來,即使運出來了,可運到縣城的農貿市場和農付廠收購點後,大部分都已過了保鮮期,象我們的鄰縣銅山縣,百分之七八十的農產品都透過我們縣的農貿市場外銷,可將近一百公里的山路土路,肩挑人扛的來回起碼要兩天時間,大量的農產品變不成商品,只能白白的爛在田頭或家裡,因此,我們準備在一年之內,實現鄉鄉通公路,兩年之內,實現村村通公路,讓老百姓家中的糧食、山貨和農特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變成商品,這就是交通扶貧。”

陳久成點點頭,“很有前瞻『性』的想法嘛……對了,我還聽孫華洋同志說過,你在青陽市工作的時候,曾提出過‘想要富,先修路’的口號,對吧?”

“是的,首長,可沒有錢啊,如果給我們兩千萬元,我們萬錦縣就能實現村村通公路的計劃。”

“哈哈,要錢的事,我管不了,你找你們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