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3章 省城討官記(下)(1 / 2)

小說: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閒人

常寧和省委書記仇興華沒有什麼關糸,在參加黨的十三大會議期間,如果沒有現任中組部部長陳思透的好意提醒,他還不知道常寧和寧瑞豐楊北國兩家的淵源。

這倒不是仇興華的疏忽或是不屑,當到了省委書記的位置,大多數事情都用不著他親力親力,象寧的空降西江省,陳思透即使不提,也自會有人向他報告的。

說來也怪,仇興華幹了三十幾年革命,不但和楊北國沒什麼關聯,就連寧瑞豐這個政壇不倒翁和常青樹,他都沒有直接的聯糸,在這之前,仇興華竟然從沒有和寧瑞豐單獨的見過面,哪怕是辦公室這種正式場合也沒有。

仇興華的『性』格和經歷,主要是經歷,決定了他一輩子的低調和隨遇而安。

和絕大多數省委書記省長不同,仇興華沒有背景,既不是陳思透那樣的紅二代,也不是王群驥那樣的有靠山,他這個省委書記,用別人的說,是撿來的。

一九三一年出生的仇興華,是四十年代的進步學生,一九四七年入伍後成了一名文藝兵,一九四九年入黨,隨後一直在軍隊的文藝戰線工作,直到一九六零年,才脫掉軍裝,以付團級轉業到東海市文化局擔任一名宣傳方面的科長,東海市是直轄市,象仇興華這樣沒有背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科長,註定要泯然於芸芸眾生之中。

時來運轉的是一九六四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仇興華走上了他以前沒想過的道路。

當時外交部要選撥一批中青年外事幹部,赴我國駐東歐大使館任職,高中畢業的仇興華幸運中選,作為大使館文化參贊的秘書,在東歐某國待了四年,一九六八年回國後,先在外交部新聞司擔任某處處長,一九七一年,人到中年的仇興華調回東海,先任市外事辦付主任,後任市文化局付局長、代局長兼局黨組書記。

一九七七年,仇興華調到了西江省,初始便出任主管全省科教文衛的付省長,隨即在一九七九年春天,升任省省常委常委兼宣傳部長,跨入了高階幹部的行列,一九八二年升為省委付書記,同年當選中央候補委員,一九八五年五月的西江省高層人事大動『蕩』,一把手平調他省,二把手上部國務院部委,三把手提前離休,意外的是中央沒有派人,作為四把手的仇興華,幸運的成了省委書記,不久前結束的十三大上,順理成章的當選為中央委員,達到了人生新的高峰。

仇興華為人低調隨和,是圈內有名的好好先生,西江省的領導層號稱一鍋『亂』粥,派糸林立,爭鬥不斷,讓仇興華來主持全域性,卻能平穩的渡過兩年半,的確讓多數人跌碎了眼鏡。

常寧的到來,讓仇興華也感到意外,寧瑞豐革命生涯六十餘載,離開西江後就很少關注,尤其在建國後,出於避嫌的原因,竟然再也沒有踏足過家鄉,放眼西江省領導層,沒有一個人跟他扯得上關糸的,在仇興華十年西江記憶中,也幾乎沒有寧瑞豐關於西江的片言之語。

高人出高招,十三大後,寧瑞豐只在中顧委保留了職務,可以說基本上退出了華夏的政治舞臺,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把他的長孫常寧派來西江任職,真是讓人聯想翩翩啊。

“仇書記,您好。”

常寧驚奇的發現,仇興華同自己一樣,也是一個瘦高個,外貌並不顯老,只是多了一付近視眼鏡,沒有老輩的英武和架子,卻多了些文人意氣。

握過手後,仇興華不急不徐的走到沙發邊徑自坐下,拿下鼻樑上的眼鏡,用兩根細長的手指『揉』著眼睛。

“我聽說,他們難為你了,還沒上任就被劫了道?”

仇興華說話的時候,語速特別的緩慢,臉『色』溫和,卻沒有一絲笑意。

“報告領導,那只是一個意外,要是皮月桂的兒子知道是縣委書記的車,他斷不敢搶車的。”

進仇興華的辦公室之前,常寧在樓道上碰上小諶,熱心的小諶提醒常寧,仇興華喜歡別人叫他領導,其他任何稱呼,都比不上叫領導而讓他舒服。

“哦,我記得,你在西江省,是在青州地區下面的一個縣工作過吧。”

仇興華的表情,和他為人謙恭溫和的『性』子迥然不同,幸虧常寧有小諶的提醒,不然他一定會感到極不自在。

原來,仇興華當年參加過抗美援朝,在冰天雪地裡,臉部的神經被凍壞了,從此就不會微笑,如果真的勉強想展示笑容,也極不雅觀。

“是的,就是現在的青陽市,原屬青州地區,就是,就是我們錦江地委統戰部商部長掛職工作的地方。”

常寧故意的把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