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空車檢修、組裝和運輸,而車輪則讓列車有更高的負載和更高的穩定性,即便運輸巨量貨物或軌道能量中斷也不用擔心觸軌事故。
至於列車兩側用於提供動力的“斥力柱”和軌道兩側的“接力樁”結構,則沒有任何改動,仍然是列車前進的動力源……
一番計算下來,列車和軌道的整體成本降低了大約三分之一,載重量反而提升許多。
在赫蒂思考著魔能列車成本和收益上的平衡問題,思考著它未來的發展時,站在旁邊的瑞貝卡也靜靜地思索起來。
在她看來,最終定型的列車其實就像是某種結構特殊、規模巨大的魔能引擎,它本質上仍然是依靠斥力機關推動著“轉子”運動,只不過它的“轉子”是一輛在軌道上行駛的列車,它沿著一條線移動,而非原地旋轉……
這也可以視作是一個依靠接力推進、行程極遠的“活塞”。
這個特殊設計的“巨大引擎”巧妙解決了傳統引擎動力密度不足的問題,因為它不再需要將整輛車的動力都集中在一個車頭裡,而是把整輛車甚至包括整個軌道都變成了引擎的一部分。
或許這東西應該叫做“線性魔能引擎”?繼活塞式引擎、轉子式引擎之後的第三種魔能引擎?
在這個列車啟程、歷史車輪轟然向前的日子裡,侯爵小姐的思維漸漸發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