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吉春下車初遇(1 / 2)

第二天。 曾風流幾經輾轉,歷經一週多,終於到了吉春。 至於跟屁蟲金燦爛,因為曾風流有任務在身,還是知道輕重的,雖然捨不得還是乖乖的自己下車。 這次路上倒是遇到了金燦爛這個女戰士,加上沿途的風景也不錯,心情也就更不錯了。 這次來吉春不僅要和巡察組匯合,還要把圖紙交一份給這邊的接頭人,事情還是得趕緊辦的好。 至於曾風流為什麼要繞這麼大的圈子,不直接送回四九城?一是表面的歸隊巡察組,一起返回四九城。二是因為要把圖紙送到這邊,一事不勞二主,直接讓留一份圖紙在此。 為什麼要把圖紙送東北來,因為東北這地方比較特殊。一是,這邊的物質資源充分,不管是木材煤炭還是鋼鐵、石油等等都比較豐富。二是,地勢平坦,交通發展便利,這是個大優勢。三是,從大清開始就備受重視,是他們口中的‘龍興之地’。而且被小日子殖民時,被建設過,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四是,建國後地緣政治目的,老大哥心思不純,援建專案中的重工業選在這這邊。就行你咱家門口栽棵桃樹,這不是想摘就能摘的嘛! 所以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東北地區的工業體系,結構規模還有人力資源上都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從而東北的工業基地,成為建國後國內工業的搖籃。 好東西當然要用在刀刃上,所以才會有曾風流多跑上千公里的這一趟。不然直接等巡察組到四九城附近歸隊就行了,和上次一樣。 扯遠了,迴歸正題。 隨著綠皮火車的到站,曾風流隨著人流下車。 現在是下午四五點鐘,但因為外面正飄著雪花,滿地銀白看著還比較明亮,遠遠望去如同一片冰雪世界。下車的人們基於各自原因,都急匆匆的不在車站停留,頂著雪花離開。 曾風流等了一會,躲過急匆匆的人流才下車,毫不在意的頂著雪花踩著積雪,向著車站外走去。 剛出站,兩道身影就吸引了曾風流的注意力。一位穿著滿是補丁破爛棉衣面容蠟黃的大媽,帶著一位似乎只有四五歲大小的小女孩,在紛飛的雪花下,迎著凌冽刺骨的寒風在叫賣著糖葫蘆。 小女孩身上棉衣同樣滿是補丁,不過應該是大人的棉衣改的,比起大媽身上的要厚實好上一些,雖然面黃肌瘦,一雙純真的大眼睛卻格外明亮。 大媽肩膀上扛著一個插滿糖葫蘆的架子,在出站的人群中吆喝著。“糖葫蘆,兩分錢一串。同志,來串糖葫蘆嗎?” 曾風流感覺她們不似母女,年紀相差甚遠,這要是奶奶和孫女還差不多。 可以清晰的看見,在凌冽的寒風中,她們被凍的瑟瑟發抖,卻依然堅持不懈的叫賣著糖葫蘆,希望能賺取微薄生活費。而小女孩那純真的大眼睛則是滿是期盼的看著出站的人群,多希望每個人都來買一串糖葫蘆啊!可惜事實並非如此,雪花紛飛,督促著出站的人急匆匆的離去。所以糖葫蘆並不好賣,隨著人流漸漸散去,也沒賣出去幾串。 雖然生意不好,但兩人的眼神裡卻充滿了堅韌和對活著的希望,讓人感到無盡的敬意和感動。 看著天色已晚,大媽似乎也不再等待下一趟車的到來了,牽著小女孩蹣跚著離開,語氣卻輕鬆滿足。“娟兒,這趟車沒白等,又多賣了三串糖葫蘆。” “媽,六分錢。”小女孩輕聲回應,卻不難可以聽出她也因為多賣了三串糖葫蘆而高興。對於別人來說六分錢不算什麼,但是對她來說,六分錢夠她一天都吃飽飯,不用餓肚子了。 大媽笑了笑誇讚。“娟兒真聰明。” …… 曾風流遠遠的吊在她們身後,這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經過一片雜亂的棚戶區,大媽帶著小女孩才進入一個衚衕。看了一下掛牌,太平胡同。 一路上小女孩都不哭不鬧,一直堅持著自己走,即使走不動了,也只是說一句“媽媽,累了,坐一下。”在短暫的休息一下後繼續走,從頭到尾沒有讓大媽去抱她,乖巧懂事的讓人心疼。 進入衚衕後不久,母女兩人走進了一個偏僻破落的院子。要不是見她們進院,自己神識掃過知道她們住在這,曾風流都以為是一處荒廢的院子,院裡有一個木車,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屋裡沒有通電,大媽顫顫巍巍的點燃油燈,整個房間,除了一張床,一個破舊的四方桌,就只剩下兩把還算完整的板凳。 大媽把倒扣在桌上的碗拿開,露出了裡面兩個棒子麵窩頭。也不加熱,應該是捨不得柴火吧!畢竟不管是炭還是柴火都要花錢買的。拿起一個窩頭,掰成兩半,大的一半都給小女孩,自己吃小的一半。她們吃的很慢,似乎都想給對方留一點,連最基本的鹹菜都沒有,卻似吃山珍海味一般,吃的是津津有味,臉上洋溢著笑容。 看到這裡,曾風流有些破防了,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太平胡同,加上大媽喊小女孩叫娟兒,這不就是人世間的人嘛! 這位大媽不就是鄭母嘛!一位辛勞一輩子,最後她臨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