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明皇家軍官學堂(1 / 2)

小說:大明之崛起1646 作者:天海山

當宋應星在廣東忙於改建水泥煅燒爐時,餘新正在將營裡向蘇承羽彙報新兵招募的情況。

來投軍的人依舊有增無減。隨著宣教府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前一陣甚至有十多名從湖廣來投龍衛軍之人。

眼下第一批加入龍衛軍的新兵已離開了新兵營,第二批新兵共招了一千一百多人。龍衛軍如今共有官兵三千五百名,按照明軍舊有軍制,已是一個滿員的營了。

蘇承羽思考了一下未來的規劃,吩咐餘新道:“繼續招人,不過不招新兵了,改招後備營。

“餉銀為普通士卒的三到四成,每日操練兩個半時辰,可以回家也可以住後備營營房。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快速轉為正規軍。就先招收一千五百人吧。”

“是!”餘新立正敬禮,而後有些為難道,“大人,新兵招募過快,軍官已經很緊張了,這後備營……”

“先從老兵之中選取訓練水平高的,臨時派去訓練後備營。訓練新手,他們自己也能獲得提高。”

“是!”

待餘新離開後,蘇承羽有些無奈地揉了揉額頭,軍官可是個棘手的事情。

招募士兵,只要教官水平高,訓練三個月就能上戰場。

但軍官就完全不同了,縱使最低階的管隊,他也要指揮至少五個人。一個人想指揮好自己的手腳容易,想指揮好別人那就難了。

一個軍官至少也得培訓大半年才能湊合堪用。想要高素質軍官,沒有兩三年是不可能的。

怎樣保證龍衛軍軍官的供應呢?蘇承羽凝神思索,很快便想到了後世批次培養軍官的方法——建軍校。

軍校不但能為軍隊成批供應軍官,而且可以確保整個大明軍事系統的傳承不會斷絕。

大明立朝以來並不缺乏優秀的將領,更是出現過不少很能打的部隊。最典型的就是戚家軍,成軍之後向來戰無不勝罕逢對手。

但在戚繼光過世之後,戚家軍便逐漸式微,甚至連練兵之法也一併失傳。後人想再建一支戚家軍已再無可能。

想要保證大明萬年基業不墜,就必須保證國家不斷累積的軍事經驗能代代續存。而軍校便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事不宜遲,他立刻起草了一份奏章,先大致向隆武帝彙報了一下自己最近練兵的情況,然後由新兵缺少軍官,引出建立軍校的想法。

軍校起名為“大明皇家軍官學堂”,還建議朱聿鍵親任學堂總師,就是最高負責人。

蘇承羽料想到隆武會批准他的建議,卻沒想到隆武簡直比他還重視此事。

實則朱聿鍵眼下最缺的就是嫡系軍隊,在看到“軍官學堂”這個詞之後,立刻拍案叫絕,大呼自己這個侄兒是天才!

有了這所皇家軍官學堂,他自己任總師,那麼以後教出來的軍官便都是天子門生!這不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嫡系軍隊嗎?!

隆武已經在暢想著一個、兩個、無數個畢業軍官走出學堂大門,高呼萬歲,在他的調遣下衝鋒陷陣、殺敵破虜的情景。

於是他不但立刻準了蘇承羽的奏章,甚至還從牙縫裡擠出三千兩銀子撥給他,作為建軍校的經費。

蘇承羽接道的旨意內容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皇家軍官學堂要搞,要立刻搞,要好好搞!

等傳旨太監楊守明離去,蘇承羽看著隆武給的三千兩銀子不禁唏噓,以隆武現在的經濟狀況,這真的是非常支援自己了。

他先去找了龍南知縣王克謙,撥給他兩千兩。讓他召集民壯,在龍衛軍營附近平整荒地,興建校舍,但只告訴他要建個規模不小的學堂,若銀子用完了再來找自己要。

只要有錢,蓋些房子倒是簡單,王知縣自是接了銀子去召集人手。

就在校舍破土動工的當日,蘇承羽向所有士兵發出通知:下次士兵等級評定中被評為一等兵的,都可以申請進入軍官學堂進修。畢業之後依據成績可直接升任各級軍官。

這下士兵們尤其是新兵營簡直要炸鍋了——以往靠累積軍功升遷不知要等多久,現在竟然上個學堂就能升軍官!這種好事怎能不去爭一下?

自打軍官學堂的訊息公佈,所有人訓練都比以前刻苦了數倍,就連十里越野跑都沒有叫苦叫累的了。

一時間,達不到一等兵程度計程車兵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不過等到申請進入軍官學堂的時候,眾人才知道並沒有這麼簡單,各種稽核非常嚴格。

就一條“為什麼要當兵”的問題,便將兩成以上的報名者刷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