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上的戲唱到江北四鎮軍閥坐擁幾十萬大軍卻爭相降清時,臺下的目光中充滿了憤怒和鄙夷。
隨後,便是史可法率領三千人馬死守揚州,當他那句“上陣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戰;巷戰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盡。”的戲詞說完,戲臺下已經哭成一片,以至於戲臺上不得不暫停下來。
還有不少人自發地遙望揚州方向,跪拜史閣部。
誰說明代這些不識字的農民們就是愚昧的?只是沒人告訴他們事情的詳細經過,沒人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講述天下時事,沒人願意花時間引導他們的愛國熱情。其實他們對大明的感情比那些飽讀詩書計程車紳官吏們更真摯深厚!
過了好一陣,戲臺上才又開鑼,接下來揚州十日的慘狀再次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怒火。王柯適時地高喊一聲:“殺滅建虜,報仇雪恨!”
村民們聽到這一句,眼睛瞬間就紅了。
“殺滅建虜,報仇雪恨!”的喊聲頓時響徹雲霄。
“王知縣上個月不是說那個龍衛軍要募兵嗎?我要去從軍,殺建虜!”
“對,從軍去!”
“殺建奴,為史大人報仇!”
但年輕人的衝動立刻就被他們的長輩強壓下來。
“從什麼軍?傻了你?一旦從軍等你再回家的時候怕就五六十歲了!”
“兵員越多,提編就越多,我們哪兒還有餘糧來繳?”
提編就是從當地百姓中徵收特別稅,用以養活當地軍隊。明末的農民稅賦本來就重,哪裡還能再承受更多盤剝。
這時戲已唱完,王柯再次回到臺上,大聲宣讀蘇承羽寫的募兵告示,“……故募兵數千以御清虜……凡此次從軍者,不入軍籍,最短三年便可退伍還鄉……餉銀全部由朝廷播發,不取當地分毫。軍餉上等兵每月三兩五錢,一等兵三兩,二等兵二兩一錢,三等兵一兩四錢。入伍五年者,可分良田一畝半,十年者,可再分兩畝……”
告示唸完,村民立刻炸了鍋。
“三年就能回家了?”
“每月三兩五錢銀子?!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三兩五錢銀子是啥樣哪!”
“不徵提編?這我就放心了。”
“不入軍戶竟然還分地?十年就有三畝半良田?!”
“宣教大人,這不會是誆我們的吧?”
王柯微笑著大聲道:“宣教府從不說假話!關於剛才所言募兵之事,諸位儘可以放心,估計這兩天王知縣就會發放同樣內容的告示,用了知縣大印,張貼各村。”
村民們又熱烈議論起來。
不多時,“殺建虜”,“為史大人報仇”之類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服役時間短,餉銀又高,還能分地,家中沒有長輩掣肘的年輕人當下便朝里長家跑去。通常募兵都是由里長負責的。
但年齡大些的村民還是死按住自家後輩,打算等確認訊息之後再說。
王柯以前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如此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沒在黑溝村多耽擱,趁天色還早,令戲班子收拾輜重,風風火火地趕往下一個村子。
同樣的一幕在龍南各村寨上演,關於史可法的新戲觸動了無數人的心。
宣教府派出的十幾路宣教帶著他們的戲班子、說書匠在龍南各處凝聚著民心民意。當天,就有各地裡長將數百志願從軍的年輕人送至龍衛營。
龍衛營裡,新兵登記造冊的事情忙得幾名軍官滿頭大汗。D26 8.26
晚上,餘新將幾張名冊交給蘇承羽,“指揮大人,這是今日來投軍之人。經過簡單篩選,共有三百一十一名。”
“嚴格挑選,只留下身體強健的年輕人,以後兵源會非常充足的。”蘇承羽吩咐道,“另外,一個月之內,現龍衛軍中仍達不到三等兵標準的,要逐漸安排退役。”
“是!”餘新立正道。
根據龍衛新軍《訓練作戰手冊》上的口令規則,現在對上級指示要統一回答“是”。
宣教府的工作開始出現成效了,蘇承羽心中暗自點頭,不枉自己每月投給宣教府的三百多兩銀子。他相信,隨著宣傳不斷增加,輿論會對朝廷對明軍越來越有利,募兵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而且眼下宣教府的活動還僅在龍南及周邊,但整個江西乃至整個江南都會納入宣教府影響範圍。
以後各種朝廷新政策能毫無阻力地實施,敵方謠言根本無從流傳,大明上下萬眾一心,甚至用輿論戰影響到敵人的穩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