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
整個過程無論是銃管還是鑽頭都穩定無比,沒有絲毫歪斜的可能。
鑽了片刻,又有工匠拿溼毛巾擦拭銃管降溫。只用了兩刻鐘,那鑽頭便已深入銃管一尺有餘!
這些福建來的火器工匠們已經被蘇承羽的各種發明搞得麻木了,反正認定了他學過什麼超自然的技藝。
魯寧將鑽了一截的銃管取下來仔細觀察,鏜孔光滑平整,而且非常筆直,比最熟練的工匠做出來的活只好不差。
“依照這個速度,這根銃管不用半天時間便可鑽好。”
那名負責踩腳踏板的工匠也站了起來,讚道:“這比拉弓鑽孔輕鬆多了,用這東西,連著鑽一天也不會累。”
蘇承羽將魯寧喚至面前,問他道:“如果有五六臺銃床,再加上七八十名工匠,兩個月能否能製出三千支燧發銃?”
魯寧立刻點頭道:“人歇鏜床不歇,當不用兩個月便能製得。”
“好!”蘇承羽點頭,“這些天你不做別的,就帶人制作鏜床。”
身旁有工匠發出一聲歡呼,蘇承羽轉頭看去,原來是最後試製的那根銃管用鏜床鑽好了。
銃床和銃機都是現成的,幾名工匠七手八腳將銃管裝好,一支全新的燧發銃便交到了蘇承羽手中。
整銃重不到十斤,口徑接近二十毫米,長一米五左右,加上新式的槍托,看上去極為漂亮。
蘇承羽立刻便帶了中工匠到鐵場旁的荒灘上試銃。
魯寧等人已在此地多次試銃,木靶、支架等物一應俱全。
新的燧發銃裝好彈藥之後被綁在木架之上,有人遠遠地用繩子拉動扳機。只聽一聲巨響,一顆六錢半的鉛彈瞬間將兩寸多厚的木靶轟去了一大半。
蘇承羽點頭道:“銃管承受得住了七錢火藥,戰場上足夠用了。就以此銃為範,再打造三千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