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二年二月二十七。
南康府都昌縣。
龍衛軍軍營中匯聚了贛北三府的共十四路義軍。
其中有些是給玉修羅面子來的,有的是衝著龍衛軍威名而來,也有被鄧山說服的。不過已經決心要與其他義軍“整合”的還是少數,多半還是抱了先觀望一下的態度。
顧大人還未步入軍營,便已感嘆了數次——都昌的敵軍已基本肅清,但龍衛軍的營地外仍是挖了整齊的三圈壕溝,裡面拒馬、木牆毫不馬虎。
從數里外開始,便有深綠色軍服的驃騎兵層層警戒。營地裡更隨時都有佇列整齊,揹著火銃計程車卒來回巡視。
所有士卒均是精神飽滿,器宇軒昂,同時軍紀嚴謹,行止肅然,未有一人嬉笑顧盼,一看便知這是精銳之師。
顧大人不禁暗自點頭,看來陳州王近來在江西連克強敵絕非運氣使然。
軍營大帳之中,甄真正頗為興奮地為蘇承羽介紹著趕來的各路義軍,“殿下,這位揹負九環刀的便是九江靳武。一手法門刀出神入化,曾單人單刀於百名賊兵中三進三出,人送綽號靳大刀。”
靳武忙上前行禮,“靳武拜見陳州王殿下。”
“這是白馬營的統領餘振。”她又指向下一名紅臉魁梧之人,“他曾是戚家軍的旗總,所率白馬營也頗有戚家軍之風采。多次在鄱陽一帶伏擊賊軍,幾無敗績。”
“餘振見過陳州王殿下。”
“這是宜昌鐵大可,人稱鐵豹子。他手下百餘健騎俱使長槍,突襲衝鋒無往不利……”
“這是忠義軍的杜開。忠義軍最擅蒐集各種情報,贛北三府的情報大多來自他們……”
“……”
蘇承羽則頻頻點頭,這十多路義軍端的各有所長,若能好好整合起來,絕對是支戰鬥力不俗的隊伍。
待一應義軍皆見過了禮,他正要宣佈開始議事,便聽甄真興奮道:“顧大人,怎麼您也來了?”
蘇承羽這才看到一名五官如刀削般稜角分明,卻有些消瘦的男子快步而來,撩衣拜倒:“下官兵部職方司主事顧炎武,參見陳州王殿下。”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蘇承羽順口便說出了這句後世家喻戶曉的名言。這是明末三大儒之一的顧炎武?沒想到竟會在這兒遇到。
他心中大喜,忙將顧炎武扶了起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怔怔地回味這幾個字,忽然想起自己寫過的“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旋即瞭然,原來殿下是將自己這句話提煉成了八個字。
他有些動容地拱手道:“蒙殿下垂閱《日知錄》,這八個字比下官原文更為傳神,實乃點睛之筆。”
蘇承羽一愣,這才隱約想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像並非顧炎武原話,而是後人總結加工得來。但此時這話的作者少不得又要算在自己頭上了。
顧炎武繼續道,“下官奉陸閣部之命,於江南各地聯絡義軍,卻始終未有所成。今聞殿下於都昌糾合眾義軍盛舉,下官與贛北義軍多有來往,或能出些綿薄之力。
“若眾軍合一,其軍勢足能抵定贛北。屆時殿下當可撇開三府之敵,率雄師迅速南進,兵圍南昌之日,便是肅清江西賊虜之時!”
蘇承羽聞言頗為驚訝,他的江西戰略只有在撫州軍事會議上的幾名將領以及皇帝知道,這顧炎武僅靠時下形勢便能判斷出自己的戰略意向,果然是謀略過人。
顧炎武在歷史上雖以明末三大儒出名,實則是文武兼備的全才,明末時分他多次在清軍佔領區指揮抗清義軍,與建虜周旋十餘年之久。
蘇承羽微微點頭,這贛北義軍各色人等皆有,江湖習氣頗重,正需要一位持重有謀之士協助管理才行。眼前這位顧炎武便極為合適,定要將他拉進整合之後的義軍之中。
他將顧炎武讓進帳中,顧主事卻堅持要走在他身後,最後兩人相攜入帳。
“諸位舉義軍,驅賊虜,均是英雄俠義之士。”蘇承羽先熱個場,隨後話鋒一轉,“然金賊於贛北為禍久矣,我十餘路義軍卻始終未得除盡賊兵,何以?”
他這話說得算客氣了,什麼未除賊兵,一直以來基本是賊兵攆著義軍打。
“就是因為我們號令不齊,互無支援!”甄真立刻大聲道。
“沒錯。”蘇承羽投去一個讚許的目光,接道,“此外,義軍僅靠自籌糧草、軍器,糧斷難持久,器不易精良,士卒們的操練亦顯不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