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觀生如今可是朱聿奧手下第一干將。朱聿奧就上首坐下,忙示意道:“蘇閣部請講。”
蘇觀生立刻一臉嚴肅道:“殿下可曾忘初志耶?”
“蘇閣部此話怎講?”
“如今我大明半壁江山為虜所據,更有數萬賊軍就在福京肆虐,實為社稷動盪百姓倒懸,正需聖君以治天下之際。
“然現下君弱國疑,民心不穩,又以何剿敵復國?”蘇觀生大義凜然道,“況曾太后弄權,以懿旨替聖詔,大有以後宮聽政之勢。種種皆為亂兆,如此以往,國祚難繼……
“殿下當以不世之資,拯萬民蒼生於水火之中,此乃殿下之天命,卻之得咎啊!”
朱聿奧聞言一怔,蘇觀生這一席話如同一顆火星,將他那份已開始冷卻的權欲重又點燃。
他旋即想到就在幾日之前,他還做著君臨天下的夢,甚至連國號都已想好了,夢中他驅除建虜,中興社稷,為萬民稱頌,成為名留千古的一代聖君。
如果不是曾後突然返回天興府,昨日登基大典便該是為他朱聿奧所舉行的了。
而眼下,那個婦人隨手封了他一個“輔政王”,便想讓他就這麼為那個襁褓中的幼兒俯首效力。
這是他想要的嗎?
不!論實力,論人望,論治國,他自認當今沒人比他更適合登臨大位。
那為何要讓予一個嬰孩?
蘇觀生見朱聿奧神情變了幾變,知道已說中他心事,忙又趁熱打鐵道:“恕下官直言,便是殿下這輔政王之位,恐怕曾太后亦視之為喉中鯁阻。
“如今福京危急,她便用殿下之力穩定朝局。待虜軍既退,天興府安穩下來,她定會想盡辦法削殿下之勢。今日調劉若鱗出天興府便是一例。
“殿下本應為一世之聖,何須困於婦人之手?”
他見朱聿奧的眼神中盡是不甘之色,最後沉聲道:“殿下曾聞,自古力擎社稷之權臣,有得善終者耶?”
朱聿奧瞳孔一縮,又沉思半晌,終於艱難地抬頭道:“只是如今大勢至此,新君即立,名份已定,當如何為之?”
蘇觀生聞言微微一笑,拱手道:“下官有遠近兩策獻予殿下。”
朱聿奧用力盯著他,點了點頭。
“近者,陳王也。”蘇觀生向北望去,“福京之內,屬陳王所部軍力最強,且與江西諸軍相從甚密。
“但其素與天興府中眾臣少有往來,幾無權勢。若殿下許之以重益,得其支援,便是得了福京、江西兩地大部武將支援。再加上殿下於朝中文臣的影響力,只需傳告天下先帝之子已薨,曾後所攜太子實為假冒,再登高一呼,大位更替又有何難?”
朱聿奧沉吟道:“但要以何動陳王之心?”
蘇觀生道:“殿下可許諾陳王,封其為‘上親王’,位在諸親王之左,且將贛州皆封予其作為藩地。使其擁殿下而不奉幼帝。”
朱聿奧聞言也是暗暗吃驚,心說蘇觀生還真是大手筆,贛州,那可是江西最大也是最富的州府,佔了江西三成之地。陳王不過一無根基之宗親,能得如此重藩,又加‘上親王’之殊榮,料其定會遵從!
蘇觀生繼續道:“此乃近者,卻不可過於倚重。而另有遠者,還需下官親往廣東方可。
“依下官估算,丁魁楚所部至少有三萬人馬。只要能調動粵軍入閩,成效更甚於陳王之兵。此外,”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待剪除虜軍之後,有數萬粵兵駐於福京,還能盯住陳王,可防其另有他念。”
朱聿奧立刻點頭道:“本王即刻便修書一封,由蘇閣部帶去廣東,此行乃重中之重,當速往之!仍以先前所許丁魁楚之梧州王爵,其若有旁的要求,蘇閣部自便宜處之即可。”
他又轉對王應華道:“另勞王部堂去一趟建寧府,便是方才蘇閣部所議條款,務必說得陳王與吾一心。”
蘇觀生和王應華一同揖手。
“定不負殿下所託。”
……
建寧府。
施福率七千大軍自建安急往浦城趕去。
他位列鄭芝龍手下第一猛將,更是被鄭芝龍委以福京總兵重任,其統兵確是頗有些手段。
這一路上他所部行進迅速,且極有章法,行伍絲毫不亂。
另外,他心知建寧大部已為明軍控制,是以沿途甚為小心,不斷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就怕會遇到明軍埋伏。
但一直到了距離浦城六七十里處,始見明軍大部,他遂令人馬紮營,又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