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小巧的“神器”(1 / 2)

小說:大明之崛起1646 作者:天海山

隨後朱琳渼又對木芷晴簡要講了修建罐頭廠以及生產罐頭的過程。

其實這種蒸煮制罐頭法極為簡單,只需儘量保持清潔即可。最大的技術難度也不過是用蠟進行密封這一步,待日後量產橡膠密封圈之後,連這一點難度都會消失。

直到正午時分,他才囑咐完了罐頭廠的事情。

兩人一起吃過午膳,朱琳渼便又趕去東院檢視硫化橡膠的實驗情況。

昨晚那一鍋橡膠雖是成功完成了硫化,但彈性和硬度之類都非常差,就看後面這幾鍋怎麼樣了。

姚啟聖等人見輔政王來了,忙朝這邊點頭示意。

這也是朱琳渼吩咐過的,實驗過程中不必多禮。

他看了眼旁邊整齊擺放的硫化橡膠成品,轉頭問姚啟聖:“這幾批的橡膠的情況怎麼樣?”

“回殿下,已出九鍋。學生髮現加硫一成半左右,幹蒸四個時辰的最為適用。”姚啟聖將一份實驗結果恭敬地呈給他,“此外學生還注意到,加蓋封嚴硫化效果更好。不同厚度的生膠硫化速度也不盡相同。現下正用更多尺寸的生膠反覆測試。”

朱琳渼先拿起標記“四個時辰,一成半”的那塊硫化橡膠,用力掰了掰,已能感覺到遠比生膠更具彈性。這個程度已能勉強用來製造實心輪胎之類的東西了。

他又看了眼手中的實驗記錄,只見資料都按照他的要求列為整齊的表格,時間、溫度、硫磺比例、生膠重量等極為精細。

他滿意地點點頭,有這種嚴格、細緻的實驗方法,相信試出最佳的硫化橡膠引數只是時間問題。

一旁,文新平又捧來十幾個寫著數字的黑黃色橡膠圓環,道:“殿下,這是您要的‘密封圈’,以不同硫化方式處理過,請您過目。”

朱琳渼眼前一亮,忙接過來仔細檢視,其中有幾隻的彈性和硬度都頗為合適。他不禁興趣高漲,吩咐姚啟聖等人繼續試驗,便帶了石霖趕去城外的龍衛軍大營。

陳雄飛已得提前趕來的親兵通知,正候在營外。他見朱琳渼來了,忙敬禮道:“大人,炮已在北邊的荒坡上備好。”

“好,我們這就去試試。”

“是!”

炮兵營已將荒坡附近數里戒嚴,坡下面擺了三門一號佛郎機炮。

朱琳渼上前拆下一門炮的子銃,將一隻橡膠密封圈置於炮膛和子銃的結合部,又將子銃裝回去。

佛朗機炮就如同在普通炮身上挖了個缺口,子銃便是缺少的這部分炮身。這種設計可以給一門火炮配多個子銃,提前將火藥和炮彈在子銃中裝好。

在發射的時候只需將子銃卡在炮身後部的缺口裡,便能立刻點火開炮。而發射過之後,換裝另一個子銃就可以繼續射擊。由於沒有裝填彈藥的時間,故而射速極高,甚至可以達到一分鐘七炮的驚人速度!

但佛朗機炮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限於這個時代的加工精度,子銃和炮身之間結合不緊密,火藥燃燒的高溫高壓氣體會從這裡大量洩漏,從而導致射程和威力都非常有限。以往的佛郎機炮有效射程也就二百多步,非常雞肋。

不過眼下朱琳渼有了橡膠密封圈這種“神器”,就能極大改善子銃和炮管之間的“漏氣”問題。

因為有密封圈墊著,他費了不力氣才將子銃推入,而後退後幾步,示意身旁炮兵繼續操作。

陳雄飛親自上前指揮,命令炮口放平,而後手中指揮劍落下,高聲道:“放!”

轟的一聲巨響,以往子銃附近火星四溢的情況幾乎沒有出現,炮身重重向後一頓,退出近一丈遠。

隨即,遠處的土坡上揚起一陣塵土。有炮營士兵拿了繩結趕去測量,很快便跑回來稟道:“報!炮彈落在一百五十丈外,又滾出九丈!”

一百五十丈?!朱琳渼心中計算,也就是這一炮差五十米就能射到一里外的敵人了!

陳雄飛和其他炮兵聽到“一百五十丈”也是大吃一驚——殿下究竟使了什麼仙術,竟瞬間便讓佛郎機炮的射程幾乎翻倍!

這些佛郎機炮以前都是龍衛軍看不上眼的雞肋,但如今它們卻達到了近一里的射程,又有一分鐘六七發的可怕射速,這簡直就是十七世紀的“機關炮”啊!

有了密封圈的助力,將炮營的三十門佛朗機炮集起來中射擊,密集的”彈雨“絕對能掃得一里範圍內“寸草不生”!

朱琳渼忽然想起了什麼,忙對炮手道:“快,先將子銃拆下來,清理炮管!”

“是!”兩名炮手動作麻利地拆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