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有不少優勢,比如載重量大了兩三倍,不需要馬匹費力維持水平方向的平衡,行駛平穩等等。
不過由於四輪車在轉向的時候左右兩側車輪的轉彎半徑不同,如果將車輪直接安裝在車廂上,就會造成轉向時外側車輪卡在地面上的尷尬狀況。
好在這個問題用個簡單的車架轉向結就能解決,通俗說來,就是將前車軸獨立分開,用縱軸連線在車架上,轉彎時前後輪獨立偏轉,轉差的問題就自然消除。
其實中國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這種結構的車子,多用作大型貨運車。不過由於兩輪車對起伏不平的道路適應『性』好,加上造價低廉,兩輪車始終是東方人的首選,以至四輪車的轉向結構也逐漸失傳了。
朱琳渼此次出於遷都的需要,便抽空在軍器局帶工匠們試製了四輪馬車。在運送重型貨物及節省馬匹體力方面,四輪馬車都有不小的優勢,若能趁此機會開始大量生產,以後在軍事後勤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朱琳渼的四輪馬車還有遠超西方的“黑科技”,那便是減震簧和橡膠車輪。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馬車都是木頭車輪,直接用車軸安裝在車廂上,加上沒有柏油馬路,行駛起來那個顛簸簡直能把人震散了架。
相比較起來,裝有鋼片減震簧以及橡膠輪胎的車子能過濾掉九成的顛簸,雖然僅是實心的軟橡膠輪胎,但乘坐舒適『性』絕對“秒殺”這個時代任何一輛馬車。
加上四輪結構在水平方向本來就比較平穩,車體也更為寬敞,可以說,他令工匠們正在打造的這種馬車就是明代的“勞斯萊斯”!
當然,四輪馬車也有自己的劣勢,那便是透過『性』不如兩輪馬車。不過這車子的主要是面向大城鎮的“豪華車”市場,在繁華城市中使用倒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此外,依照朱琳渼的大明基建規劃,往後會將驛道按照“高速公路”標準改建,那麼四輪馬車可以一展拳腳的範圍就更大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朱琳渼自小便聽在耳中,便捷的交通是經濟發展的支點,他對這方面絕對是不吝投入。
等雲南那邊的木軌道交通投入使用之後,其他地方也會跟進建設,這東西幾乎就是十七世紀的“鐵路網”一般。他此時費心試製四輪馬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可以在此基礎上改造成木軌道專用馬車。
可以想見,若干年後,大明土地上“鐵路”加“高速公路”遍佈,不論是工業、商業的發展,還是兵力及後勤調動,甚至通訊、旅遊等方面,都將會受益於此而變得十分便利。
朱琳渼正叮囑了工匠如何將減震簧安裝在車架上,便有親兵來報,“稟大人,贛州軍器局的工匠現已入城。”
“總算到了。”朱琳渼現出輕鬆的笑意,“讓他們安頓一下,便來這裡一起造馬車吧,圖樣早就給他們備好了。製造過程中正好能給這裡的工匠們展示一下工藝標準化。”
南京軍器局規模雖大,但仍是舊式手工作坊的模式,與大明的“先進生產力”顯得格格不入。朱琳渼考慮贛州那邊往後應該沒什麼軍事壓力了,便乾脆將贛州軍器局的技術骨幹都調來南京。
以南京軍器局連綿近四里的工棚和超過三千名的工匠,一旦完成工藝標準化改造,必能爆發出恐怖的產能,差不多他一家就能擔起明軍七成的武器製造工作。
待傳令計程車兵離去,石霖又端了茶過來,“大人,休息一下吧。這已到了晌午,您看是否先返回府衙用午膳?下午還要趕去船廠那邊……”
“回應天府衙?”朱琳渼皺了皺眉,府衙在軍器局南邊,龍江船廠在北面,一來一回太浪費時間了。
這下午可不止船廠復建一事,還有南京格致學府奠基等不少事情。如今南京新復,百廢待興,朝臣們卻還都在福京,朱琳渼近來忙得恨不得一天掰八瓣用,當下擺手道:“不回去了。誒,那個閱江閣不就在船廠附近嗎?我前日聽府衙小吏閒聊,說那兒的四喜丸子乃是一絕,就去那兒吃午飯。”
“是,”石霖立刻道,“屬下這就派人去清場。”
“不必那麼麻煩,”朱琳渼指著自己身上沾滿汙漬的工作服,“穿這身去,安全得很,就莫要擾民了。”
“這……”石霖猶豫了一下,想到眼下城中各處都有龍衛軍和破虜營的人巡邏,應當無虞,於是應一聲“是”,轉去吩咐親兵更換便服。
隨即又有親兵捧了火漆封口的信筒交給朱琳渼,“稟大人,這是應天府衙剛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