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的信使見狀急忙搶著道:“大將軍明鑑!此役乃是我家將軍臨陣在前,又先行攻入敵營……”
穆濟倫的人跳下馬來,朝多鐸單膝跪道:“大將軍,漢軍被蠻子擋在陣前,是我家將軍率部破敵的!
“不信大將軍可問問漢軍斬獲了多少敵軍。”
耿仲明的人見多鐸望向自己,只得憤憤道:“斬獲一千餘……大將軍,原本敵軍大半都是我們所斃,只是屍首被……”
漢軍還斬獲千餘?!多鐸心中大喜,也就是說,耿仲明和穆濟倫加起來共收拾了五六千明軍?!
要知道,兩部的人馬都沒時間劫掠,這幾千斬獲可都是實打實的敵軍戰兵,若按照以往習慣,還會將屠戮的百姓也算進去,那至少要奏報斬敵萬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此役的地點也非常湊巧——句容。前番勒克德渾就是在這兒折損了五六萬精銳,令朝野大震,人心惶惶。而今日這一場大勝若傳回北京去,定能一掃之前陰霾,令九哥壓過豪格那廝,重振往日權威!
他立刻轉對碩塞道:“穆濟倫忠勇無雙,句容大破南軍,揚我軍威,即刻稟奏朝廷為其請功!”
“嗻!”
耿仲明的人急得拱手道:“大將軍,您不能聽他一面之詞,此役乃是我家將軍……”
穆濟倫的人聽說要封賞自己主子,哪兒容他旁生枝節,立刻用更大的聲音道:“大將軍英明!小的這就回營傳喜訊。”
“我綠營兄弟為這一仗死了三四百人,足見臨敵是誰衝在前面!”
“那是你綠營沒用,竟被蠻子弱兵殺了這麼多人……”
“你、你欺人太甚!”
兩邊就這麼在多鐸帳前吵了起來,片刻便引來不少清軍將官圍觀。
“誒?這是怎麼了?”
“聽說句容大捷,斃敵五六千,耿仲明和穆濟倫在爭誰是頭功。”
“嗨,這還用問嗎?就那幫漢軍能打得甚麼仗,必是穆將軍破敵的!”
“沒錯,大將軍方才也說要為穆將軍向朝廷請功。”
同時漢人軍官那幫卻是另一番議論。
“他孃的,又來搶我們綠營的功?!”
“穆濟倫連人都沒死幾個,怎可能是他攻破敵營的?”
“算了吧,反正也不是一兩次了……”
但很快,兩邊都開始關注起一個相同的話題。
“這才兩天時間,便摧枯拉朽地滅了八千明軍,看來他們遠沒有相傳的那般善戰啊。”
“南人主力九成是去了湖廣,江南這邊多是雜兵。”
“照眼下這情勢,戰功可都要落在耿仲明和穆濟倫手裡了……”
“若是我率部討敵,必也能摧枯拉朽一般!”
“對啊!不能眼睜睜看著戰功都被人搶去,我這便去請纓!”
“對!我也去!”
立刻便有數名軍官將多鐸圍住,搶著道:“大將軍,末將欲請戰……”
“大將軍,末將願率部踏平江寧,獻蠻酋首級於您!”他所說的江寧便是建虜對南京的稱呼。
“末將可立軍令狀,半個月內攻破南京!”
“大將軍,末將只需十天便可……”
經過武岐山和句容兩役,八千顆血淋淋的“明軍”人頭給了眾虜將極大信心。一時間是群情激奮,他們無不將南直隸的明軍看作做砧板上的魚肉,只怕自己去得晚了沒機會剁上一塊。
碩塞見狀湊在多鐸耳邊悄聲道:“大將軍,耿仲明部有一萬三千餘人,而穆濟倫只帶了三千兵,定然搶不過漢軍。不如藉機增派人馬,否則江寧若被耿仲明趁勢拿下,朝廷那邊便只得重加封賞了……”
滿清一貫的政策便是儘量打壓漢軍,以防他們尾大不掉。多鐸思忖點頭,句容離南京已是極近,以明軍表現出來的戰力看,耿仲明一口氣攻下南京也並非不可能,心中甚是後悔當初令其做了前鋒。
他當即環視四周,點出兩個人來,“朱瑪喇、石廷柱,令你們即刻率部奔襲江寧!”
這兩人所部乃是多鐸嫡系的正白旗與鑲白旗主力,合計有一萬兩千人馬。以多鐸估計,再加上穆濟倫那三千人,當足以蓋過耿仲明。
朱瑪喇和石廷柱對視一眼,欣喜應道:“嗻!”而後立刻各自回營點齊了兵馬,連夜朝句容方向開去。
……
樸泰信與閔承孝一直跑到淳化,回望清軍未曾追來,這才停下腳步,慌忙收攏了僅剩的不到一千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