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舉兵?劃江而治?”朱琳渼聞言雙眼微眯,想起劫持朱琳源的那些建虜被俘後盡數服毒自盡,顯然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死士,“難怪建虜願投下這麼大本錢,果然所圖不小。”
何騰蛟立刻揖手恭維,“陛下運籌帷幄,縱虜賊狡詐無端,終究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琳渼卻思忖搖頭,“只是破其奸計還不夠,這其中大有可利用之處……”片刻,他目光一凝,冷聲道,“此番倒要教這些虜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何騰蛟一愣,“聖上是說……”
“正可與方才謀定湖廣大局之策並施,”朱琳渼道,“待武昌局勢穩定之後,你便大肆宣揚擊潰了朝廷兵馬,說要乘勝擁唐王自立朝廷。南京那邊也會配合你造勢。
“同時你要重賞蒙正發,再許以高官,然後密令其攜你手書北上聯絡建虜,要他們如此這般……”
“這、這能行嗎?!”
“虜賊在南京搞了那麼一出大戲,正在得意之時,又於你相約同時舉兵以圖夾擊大明,是以我有八成把握他們會中計。”
朱琳渼瞥了他一眼,接道:“何大人,你此番可是捲入謀反大案,若能借此機會立下大功,朝堂之上我也好為你開脫。”
何騰蛟聞言忙揖道:“謝主隆恩,臣遵旨。”
朱琳渼隨即召來伴駕的參謀知事木雲,當著何騰蛟的面吩咐道:“此番事關湖廣大局,行事必多有兇險,你帶二百名親兵,隨時跟在何大人身側,護他周全。”
“是!”
“至於這些人,”他朝四周何騰蛟的侍衛示意,“難保其中沒有會走漏訊息者,便暫時都留在我的戰船上吧。”
而後他又望向何文瑞,“這是何督堂的公子吧?你就不必去武昌城中冒險了,隨我去南京,充任我與乃父之間的信差。”
何騰蛟心中明白,這是要替換自己貼身侍衛,防止自己反水,帶走何文瑞自然是作為人質。但他只能仍做感激狀,躬身道:“謝皇上體恤。”
朱琳渼又對木雲詳細叮囑一番,並留下一道密旨,這才帶了何文瑞及何騰蛟的數百侍衛登船,命人拔錨返回南京。
等何文瑞上了廣南號加萊塞戰船,頓時心中大驚——腳下這船竟真的裝了十多門大炮,最大的至少在三千五百斤以上,而且船殼極厚,估計一千五百斤以下的大炮打上來與搔癢無異。
啟航之後,他又是一驚,這船槳帆並用,劈波斬浪,行得飛快,湖廣水師除了小型的蜈蚣快船外,絕無戰船能追上這速度。他心中暗自咋舌,幸好方才沒有談崩了,否則就憑朝廷這大小七條戰船,自己與父親或許就回不到武昌了……
船隊駛過了九江,朱琳渼這才接到李定國在臨湘大破長沙劉體仁部的塘報,其中對作戰經過進行了詳細敘述。
原來這李定國臨敵之時竟派斥候前出八九十里打探——估計是做流寇時常被官軍圍剿而留下的“心理陰影”——結果得報有人在洞庭湖東邊大量徵調民船。
他敏銳地發覺這其中有問題,於是又遣心腹親往探查,竟獲悉長沙三萬大軍已至洞庭湖岸邊,正在登船。
李定國經反覆推演,認定長沙兵是要從洞庭湖繞過朝廷的嶽州防線,於是果斷放棄昌水,急行軍一天半,提前趕至臨湘渡口設伏,趁劉體仁大軍半渡之際,突然出擊。
難怪何騰蛟突然就慫了,朱琳渼心中笑道,看來他是收到了臨湘兵敗的訊息,加上自己先前的一番“恐嚇”,這才不得不俯首稱臣。
他看著手中戰報,不禁微微點頭,這李定國果真是個將才,僅帶了三千來人,而且手中軍器也不比舊式明軍好多少,卻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難怪能憑一己之力撐起永曆朝十多年之久。
他隨即想到,這些原大西降軍當如何安排妥當。此外還有原屬大順軍的忠貞營部,這些農民軍之中的精銳雖戰力不俗,但他們先前畢竟以劫掠、殺戮為生,又與以前的朝廷大軍多有仇怨,若處置不當,以後或許就是隱患。
“現在手裡的兵馬多了,來源也越來越雜,”他沉思道,“看來得進行一次明軍的集體整編才行。”
左右在船中無事,朱琳渼便令人取來紙筆,在寬敞的會議室裡凝神規劃起來。
“這李定國部行軍速度極快,可用飄忽不定形容。歷史上他的軍紀口碑也還不錯,倒是可以編入破虜營。”
李戰神從原大西軍中至少能帶出五千人馬,要如何才能不浪費他的戰鬥力呢?他皺了皺眉,先寫下了“李定國”三個字,卻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