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拜見殿下。
“殿下,大料有著落了。”
朱琳渼正指揮工匠進行龍門吊絞盤的安裝,便見龐築一溜小跑過來,倒是記住了船廠內不用跪禮,揖手急道:“安平程記船廠存有各類大料三十多根,小料四千餘,皆已陰乾。下官派人裝作要造私船與船廠接觸,那程記東家還誇口說,‘若有必要,十日內還可調來二十根大料。’”
他所說的“大料”便是可以用來製造船龍骨、大梁的木料,通常長度都有五到十丈,甚至還有長達十五丈以上的。而小料則是造船肋骨、船板之類的木材,雖然對木料尺寸要求不高,但使用量卻非常大。
朱琳渼大喜,船廠的升級改造工作當很快就能結束,正等著木料上船臺。
他正要吩咐將這些船料全買下來,卻聽龐築接道:“只是,那程氏聽聞是要買船料,竟獅子大開口,要價比往常翻了兩翻還多……”
朱琳渼皺了皺眉,心說明末果然多奸商,又問龐築:“買下這些木料需要多少銀兩?”
“程氏開價,以櫸木計。長三丈,圍長五尺以內,每丈十兩。長三到十丈,每丈十二兩。圍長五尺以上,每多一尺價錢再加兩分。
“算來三十根大料共需七千三百兩。櫸木小料價錢不到大料的一半,杉木小料價錢再少四成,四千小料全部盤下,統共十六萬兩。”
朱琳渼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四千小料加三十大料,大概也就能造四條五百噸的蓋倫船,這木材就得花十七萬兩。再加上人工、船帆、繩索等費用,一條船沒有五萬兩怕都下不了船臺。
這還只是船本身的造價,船上的大炮雖然可由軍器局打造,但蓋倫船搭載火炮數量極多,估計每條船還得投入上萬兩鑄炮。
合計一條五百噸的戰船就要花費六萬多兩才行。海軍果然不是窮人能玩的。
他吁了口氣,吩咐龐築,“儘量和他還價,若實在不行,就先買下來。”
前幾日工部已派人去山中伐木,只是木料乾燥還需時日。而大明急需一支強大的水師,實在是不能再拖下去了,是以只得先買下這批木料再說。
“下官,遵命。”
龐築走出沒多遠,便有兩個工匠打扮的人緊跟了上去。朱琳渼知道,那是鄭廣英派來船廠的錦衣衛,負責暗中監督官員是否在這種大宗交易中貪腐。
倒不是他不信任龐築,實在是明末的官員們貪汙成性,不得不防啊。
木料算是有了,朱琳渼立刻召集了十多名領頭的工匠,開始安排具體造船事宜。
至天色漸暗,在船廠繪圖室內,朱琳渼從書吏手中接過會議記錄又看了一遍,總結道:“那便這麼定下了。
“兩座小船臺同時造四千石的蓋倫戰船兩條。大船臺造七千六百石大熕船一條。”
由於工匠們對“噸”這個單位還極不適應,他只得以“石”來表示排水量,前者是二百六十噸,後者有五百多噸。
這大熕船實際就是一種改良後專用於海戰的福船,乃是鄭芝龍最早發明的,屬於大明水師的主力戰艦。它名字中的“熕”字,來源便是船首搭在的重型加農炮。
說實話,朱琳渼其實是不太想要造福船用於海戰的。
由於先天結構上的限制,大明的福船比起同等尺寸的歐式蓋倫船來,戰鬥力是要低很多的。
首先福船的船體橫截面呈“V”字形,雖然能夠有效減少海水阻力,對抗風浪有利,但側向穩定性卻顯不足。若甲板上的大炮朝船側面開炮,輕則導致船體晃動,重則船體翻傾都有可能。
而蓋倫船從一開始便是為大量使用火炮海戰而改良的,船體截面是“U”字形的,船底寬大,縱向穩定性好,可以經受大口徑火炮側向射擊。
是以福船通常只在船首和船尾安裝大口徑炮,僅朝前後發射。甲板上只能安放小口徑炮,用的通常是威力比較弱的佛郎機炮。
而蓋倫船則可以在甲板上並排佈置大量重炮,接戰時已側舷對敵,十幾甚至幾十門加農炮齊射,火力密度比福船要高出幾個數量級。
除了船形,船體內部結構上,福船也有作為戰船的不足之處。
福船的內部是水密艙結構,以大量隔板將船體分為十多段,其中任何一段漏水,都不會影響到其他分段。是以福船抗沉性極好,觸個不是很大的礁都不會沉沒。
但水密艙結構卻帶來了問題,比如會導致整船重心上移,結合“V”形船身,更不利於甲板上開炮時的穩定。
還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