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的歐洲,以力學和幾何為基礎的彈道學已開始發展,很多軍事專家都知道沿軸向旋轉的炮彈射程遠、彈道穩定。
其實眼下在歐陸已經出現了最早的線膛槍,不過因為手工打造太費工夫,成本極高,加上沒有合適的子彈適配,故而一直都限於愛好者們研究而已。
至於線膛炮,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東西好,但是技術門檻實在太高,更是八字還沒一撇。
大炮不比步槍,由於膛壓極高,刻在兩米長的炮管內的膛線只要有一點兒不均勻,就極易發生炸膛。在精密測量儀器出現之前,很難搞出合格的線膛大炮。
此外還有炮彈的問題,這個時代的炮彈都是球形的。因此,就算能造出帶膛線的大炮,但如何讓鐵球契入膛線,從而在發射時產生扭轉力,仍是武器專家們無法逾越的障礙。
為解決這些問題,在十九世紀中葉時,英國工程師威斯窩斯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六角旋膛炮。
既然膛線不易加工,那便將整個炮管作為“膛線”,平緩扭曲的六個截面正起到給炮彈軸向扭力的作用。而製造一個六邊形的炮管,難度比加工精細的膛線簡單百倍。
同時他還發明瞭配套的炮彈。一個同樣有六條邊的柱體,扭轉程度與炮管相同,可以很方便地從炮口塞入炮膛。在發射時炮管和炮彈的六條邊契合,從而產生扭力。
這種大炮具有線膛炮的優點,但加工難度遠低於後來的線膛炮。在其製造出來之後,立刻震驚了全世界——超過五里的有效射程!只要炮手瞄得準,三里外能準確擊中一扇大門!前裝滑膛炮在它面前立刻變成了孫子。
就連當時的滿清政府也曾斥巨資購買過這種先進的大炮,足可見其影響力。
但與優異效能相伴的,卻是六角旋膛炮從孃胎裡帶出來的缺陷——由於炮管內側是六邊形,導致折角處管壁很薄,巨大的結構應力卻會集中在這裡。以十九世紀中葉的加工水平,這炮還經常會炸膛。
此外麻花形的炮彈與炮膛摩擦力也極大,只要炮彈加工得有一點不規範,或表面打磨不夠光滑,就很容易卡在炮管裡射不出去。結果依舊是炸膛。
故而這種炮在炮手眼中迅速變成了“炸膛”、“卡彈”、“廢鐵”的代名詞,縱然效能優異,但不久之後部隊便紛紛拒絕列裝了。
但從圖紙上看,這炮的設計絕對是完美的。各種問題都要等造出來之後經過大量試射才能暴露出來。
這也是朱琳渼專門讓喬偉禮將六角旋膛炮教給湯若望的原因。他很清楚這個時代的鑄造技術水平,六角旋膛炮看起來不難造,但如果沒有衝壓與鏜鑽等裝置,想要搞出能用的成品根本是痴人夢。
湯若望這傢伙熟諳西方火炮製造技術,在滿清早期,八成以上的加農炮都是他主持鑄造的,基本已達到了歐洲同等技術水平。
故而要帶歪建虜在火炮方面的科技樹,必須從此人身上下手。
喬偉禮本想再為六角旋膛炮吹噓幾句,不料湯若雙手顫抖地捧著那圖紙,率先激動地高聲道:“這簡直是上帝饋贈的神器!我敢,以往的大炮這這個比起來,只能丟進垃圾堆裡了!”
“沒、沒錯!”喬偉禮發現自己的臺詞被他搶去,差點兒不知道要怎麼了,“現在那些大炮都是垃圾而已。”
湯若望兩眼放光,“如果能大量製造這種炮,相信清國幾個月內就能打贏戰爭。到時候他們的皇帝肯定不會拒絕作為首要功臣的我,哦,不,是你,馬庫斯,在整個中國傳教的要求!
“!為了教廷,為了教皇陛下!我要調動一切力量造出這種炮,而那些舊式的大炮暫時都先停下來吧。對了,馬庫斯,你也一起來,畢竟你是設計者之一。”
其實喬偉禮也不知道為什麼大明輔政王要將這麼先進的武器送給敵軍,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的,那便是自己根本不懂鑄炮。
他忙尷尬地笑著擺手,“哦,其實我只對設計比較熟,鑄造學不是我的長項。”他隨即想起在神羅國上學時逃了至少六成的鑄造學課程,臉上不禁一紅。
“哦,那太可惜了。”湯若望又看了眼圖紙,自通道,“不過設計圖很詳細,我相信一定能用很短的時間造出來!”
……
雖然在長江以南明、清共屯兵近十五萬,大戰一觸即發,但江北的揚州城中卻絲毫沒有臨戰的氣氛。
距離大屠殺過去一年有餘,城中的繁華已恢復了七八分。
太湖畔,臨近知府衙門的大街甚是熱鬧。在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