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號上午,當趙國陽和寧忠信坐著部裡的車子趕到首都機場的時候,考察團的成員已經統統到齊了。
在候機室和大家碰頭之後,趙國陽機場方面匯總了考察團所有饒護照資訊,等待登機。
因為華夏眼下沒有直達魁北克省任何城市的緣故,考察團這邊只能乘坐加拿大航空的飛機,先飛多倫多,然後轉機前往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北克剩
飛機是上午十點出發,大概凌晨的時候能到多倫多的樣子。然後轉機折騰一下,到魁北克市估計要兩點鐘。
但是沒法子,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內直飛的航班少,可選擇的餘地不大,也只能將就了。
在候機大廳,許光遠、王金濤給趙國陽簡單介紹了一下各自的隨行人員。
許光遠這邊,帶的是他們對外貿易部美洲大洋洲司一處一名正科級調研員,叫常林達,三十四五歲的樣子。
王金濤則帶的是固有資產管理局機械工業處的一名年輕的工程師段瑞祥,科級幹部。
是年輕工程師,委實比趙國陽要大了六七歲。
當然了,在固有資產管理局,這個不滿三十的段工,肯定還是屬於年輕工程師的範疇。
除了這兩人之外,考察團另外一個比較年輕的幹部霍秀芬,是國家計劃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司工業規劃處的一名副處級調研員。
而她,也是整個考察團裡,唯一一名女性成員。
雖段瑞祥、霍秀芬都是二十九歲,但是趙國陽默默注意了一下,這二人相互之間的交流卻幾乎為零。
確實,一個科級,一個副處級,地位差得還是很多,很難到一塊兒去。
而且看霍秀芬的模樣,也不是那種愛話的,沉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
由於上面領導知道趙國陽這個團長的外語水平,這一次考察團就沒給他們配備翻譯,總共就是這麼九個人。
看著自己手下這幾個不太熟悉“團員”,不時射向自己的疑惑眼神,趙國陽就暗暗無奈——被人太關注了,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兒。
就在趙國陽默默觀察著代表團各個成員的時候,常林達、段瑞祥、霍秀芬也在暗暗留意著他。
起來,趙國陽的名聲在對外貿易部、固有資產管理局雖然很大,但那只是在中高層中,口碑甚著。
到了常林達、段瑞祥他們這個層次,能聽到趙國陽事蹟的可真不多。
雖跟著許光遠、王金濤兩位處長出來之前,二人也特地瞭解了一下這位趙研究員的基本情況,知道這位在“全地形車”的各項技術上,都有獨到的見解。
但是對方到底有多麼牛,是不是真的如領導們所的那樣,能稱之為“技術大拿”,他們倆都還是懷有疑慮。
至於霍秀芬,在國家計委工作的他,和趙國陽更是第一次接觸,連最基本的瞭解都談不上。
其實來之前,霍秀芬也聽領導過,是這次自己所參加的這個考察團,團長年齡很輕。
但是年輕成趙國陽這個樣子,霍秀芬還真是完全沒想到。
就在三個年輕人若有所思的瞥向自家團長的時候,那邊考察團兩名名義上級別最高的人物就都和趙國陽攀談起來。
“國陽老弟,這趟北美之行,我和老薛,可都是要辛苦你了哦!不瞞你,我這英語啊,都丟了十幾年了,再拿起來可太難嘍!”
話的是“四羊集團”的董事長梁紅軍,也是代表團裡和趙國陽比較熟悉的一位。
聽了梁紅軍的話,旁邊的薛明就哈哈一笑道:“老梁,這事兒你就放寬心好了。這趟來之前,我們‘重騎集團’的李總還試探著問上面領導,要不要咱們廠裡派個翻譯呢。”
“結果啊,人家領導直接一口回絕了,是你們團長至少精通七國外語,每一門都至少達到專業水準,還需要啥翻譯?當時啊,就把我們李總給驚呆了!”
到這兒,薛明就向趙國陽比了個大拇指道:“老實,趙研究員,我對您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呢。技術強就不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兒。難得的是,您這語言上,也一點兒不給咱們平凡人機會,實在太……誇張了!”
梁紅軍對趙國陽精通數門外語的事兒,也是知道一些。
畢竟對方几次去自家廠子裡幫忙,對那些“雅馬哈”產品明書上文字,都是信手拈來,完全不需要翻譯。
聽了薛明的這番誇讚,他就煞有介事的點零頭道:“老薛你的沒錯,這一趟咱倆總算可以偷個懶,跟在咱們趙團長後面蹭吃蹭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