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小說:國家艦隊 作者:

等,這是第幾個比自己先走的兒子了?他也數不清了,索性不再去想,他閉上眼睛。

坐在他身邊的是皇太孫朱允炆,他握著爺爺的手,悄聲問道:“三叔的葬禮如何舉行啊?”

“厚葬,”朱元璋只說了這麼幾個字,便再也不說話,他懶得理這個沒有主見的孫兒了。也十分後悔為什麼當初聽了那個倒黴的劉三吾的話,把他立為太孫?……

晉王的喪禮十分隆重,遠在太原的妻兒,全部趕了回來,所有在京的王爺全部參加了葬禮,那天,還是飄著小雨,送葬的人群,沒有一個不肅穆沉靜……

這是暴風雨到來之前最後的安寧。

晉王死後,廢皇太孫立燕王為儲的呼聲又有甚囂塵上的架勢,以前立燕王還要顧及秦王和晉王,而今他們都過世了,也就給朱棣掃清了障礙。

朱元璋顯然也是想這樣做的,但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要想重新立儲,就要抓住皇太孫的把柄。但是很可惜,朱允炆沒有任何過錯,因為他什麼都不做,所以根本無過!

四月和五月,兩個月裡,朱元璋給燕王寫了兩封信,第一次是教給他如何防備北方的遊牧民族,第二次則是賦予了他更高的權力,可以總率諸王,相機度勢。並可節制北平都司、行都司、燕、寧、谷王之兵。

但是他沒有來得及等到給燕王——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立儲的那一天。

這一年的閏五月,朱元璋帶著對人間無限的眷戀,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死前準備了兩件禮物,一件送給朱允炆,他把禮物藏在了奉先殿,並秘密告訴了掌宮太監。另一件則是偷偷的送給了燕王朱棣,那就是把京官之中所有能征善戰的王公大臣一掃而空,這樣的話,朱棣奪起天下來,會更容易一些,黎民百姓會死的少一些。

人之將死,其行也善!

這一點鄭寅沒有想到,其實人家朱元璋比他更有政治頭腦和鬥爭經驗,他的那點工作,根本只是落井下石之舉,有他無他,那些人都是要死的。

…………

“報,皇上,皇上他大行殯天了。”一名太監從高大的大明殿門外跑進來,幾乎是滾趴著來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聽罷,輕輕放下手中的《孫子兵法》,長嘆一聲道:“父皇,您這一去,將置兒於何地啊?”說完,臉上垂下兩行濁淚。

大堂之上眾人皆嚎啕大哭,好像死的不是朱棣的爹,而是他們的爹。緊接著哭聲傳遍了大明宮,傳遍了整個燕京,也傳遍了整個大明疆界內的任何一個角落。

一匹匹快馬飛馳在全國各地,帶著新任皇帝的聖旨,傳遞到諸王的封地。

燕王也收到了這樣一張聖旨,他讀完之後,把聖旨狠狠的擲在了地上:“真是豈有此理!”

原來聖旨上寫明諸王毋須來京,只可遣使前來朝賀。這是什麼混賬邏輯,一定又是黃子澄這個狗官出的主意。朱棣把道衍等人招來,從速商議計策,結果張玉朱能等人同意赴京為皇帝送殯,道衍和尚沒說什麼,他只說:“赴京可以,但是不可攜帶世子。”朱棣明白他的意思,只要世子還在燕京,那麼現在的皇帝就要投鼠忌器。

這時鄭寅仍在大寧往北京趕的路上。他帶著一千匹戰馬,日夜不停的往北京趕,因為他也知道朱元璋已經死掉了,天下將要大亂了。

朱棣帶著張玉和朱能還有一百多士兵,一路風馳電掣往南京奔去。但是這個訊息還是給朱允炆的間諜提前傳了回去。

於是兵部尚書齊泰命令一隻萬人部隊,在淮安一帶,擺開陣勢,務必要阻住朱棣進京的道路。

朱棣的人馬一路狂奔,突然看到前面大道上有數不清的官兵整齊的堵在路上。看他們不會讓開,朱棣只好勒住戰馬,手中馬鞭指著對方的首領道:“你是哪個?為何堵住官道?”

那人十分清減,白淨的面龐上,留著幾縷鬍子,很是英俊,只見他抱拳道:“殿下,我乃五軍都督府都指揮平安,奉命在此等候殿下。”

“你不在應天,到這裡等我作甚?”

“奉旨勸燕王回國。”平安不卑不亢得答道。

“那我要是不回去呢?你待怎樣?”朱棣扯著自己的馬盛氣凌人得問道。

“王上若不聽勸,只有踩著這一萬人的屍山血海過去!”平安仍然是那麼平靜。

朱棣聽罷頓時勃然大怒!

第二幕 建文削藩

第二幕 建文削藩

“平安小兒,給孤王讓開。否則本王手中的劍,絕非吃素的。”朱棣喝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