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我剛才來過的祠堂嗎?
一鑽出牆洞,就看到一大片的綠化帶,再往前,就是大馬路了。
我又左右四下看了看,發現左邊有一些紅紅的顏色,就直接過去檢視了。
這是一間祠堂,外面擺了些雜物,而裡面則供奉著一個碩大的龍頭。人倒是一個都沒見到。
咦?這不是迎龍燈時用的龍頭嗎?
看到這個龍頭我就想到了小時候。
在我們烏傷,迎龍燈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
我小時候節日沒有現在這麼多,什麼外國人的過年節,外國人的鬼節,外國人的傻瓜節,外國人的情人節。
特別是這個情人節,還特麼分黑色和白色!
現在節日就更多了,居然還整了一個11.11的光棍節!
我有些時候也很想不通,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好好的過我們華夏國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偏偏喜歡去過外國人的節。
我們小時候,一年到頭,盼望著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肉吃啊!
而且,過完年後,馬上就能迎來元宵節。
一到大年十三,各村各莊就準備好板凳,在板凳上裝上紙燈籠,然後一節一節的拼在一起,長的有幾百上千節,短的也有百把節,然後在前面裝上一個祠堂裡供奉著的龍頭,再在最後面掛一根尾巴,板凳一個人扛一節,龍頭則要十幾個人扛。因為都是用板凳做的,所以我們都管它叫板凳龍。
天一擦黑,就點亮蠟燭出發了。聽到哪裡有鞭炮響,就往哪邊去。你要是站在高處遠遠看去,就能看到漆黑中一長條紅色的龍盤旋而過!
這個鞭炮響也是有講究的,窮人可不敢亂放鞭炮。只有那些家庭條件好的人家,才敢放。
這些有條件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前擺一個扎,紮上擺放一些供奉龍頭的供品,大多是糕點水果之類的,條件再好些的,還要擺一個豬頭。
這些都擺好,就開始放鞭炮了,然後迎龍燈的隊伍就會停在這家人的門前。這鞭炮放的時間長短也有講究,放的時間越長,迎龍燈的隊伍,在這家人門口停的時間就越長,有些還會繞著這家人的房子繞上一圈,以顯吉利富貴。
一般來說,龍燈的隊伍一到,這家人就要開始派煙了,還要準備一些吃食,最後還要包一個大大的紅包利市。
而這紅包利市,也是要看你鞭炮放的時間長短,通常都是時間越長,紅包越大。
而我們在聽到鞭炮聲的時候,也是最開心的時候,一聽到聲音,就循著聲音找去了,然後跟著迎龍燈的隊伍就一起走,一般都是天亮了龍燈隊伍回程了,我們才跟著回來。
平常的時候如果敢夜不歸宿,鐵定是要挨一頓胖揍的,但在迎龍燈的元宵節就不會。
最主要也是我們小時候沒現在這麼多人販子,小孩出門在外,大人們都放心。
長大以後,因為我這個宅的個性,是很久都沒參加這類活動了,如今在這裡突然間看到這個龍頭,不由得就想起小時候的生活。
那時的生活多自在啊!沒有多少作業,也沒有高樓大廈,一天到晚的就在野外四處遊蕩。
釣個蝦,摸個螺絲,抓個田雞,還順便去哪家的山頭偷幾個桃子。
哪像現在的小孩,除了上學就是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根本就沒有玩的時間,而且也找不到幾個小夥伴,找到了也不敢自己出去玩,要家長陪同,可家長哪有這麼多時間陪的?可不陪著不能出去玩啊!萬一被拐走賣掉了呢?
我正感慨著呢,就聽到上面傳來一陣聲音,好像是什麼東西在滾動。
咦?這個祠堂里居然還有閣樓的?而且還有人住?不應該啊?
我們國人很避諱這些的,都說祠堂是祖宗亡靈的居所,從來不讓人住的啊!
決定上去看看,萬一兒子調皮跑上去玩了怎麼辦?
我果斷的往後門找去,果然在邊上看見了一道窄小的樓梯,我順著樓梯就上去了,發現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木門,這木門看上去很有些年頭了,和這個祠堂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
我輕輕的推了一下,木門就咯吱一聲開啟了。這個閣樓很小,一眼就全都能看清了。
裡面沒人!別說人,就連小強都沒有一隻!
左邊堆著幾個紅木箱子,和我家小時候裝被子衣服的那種箱子很像,正對面則有一個梳妝檯,右邊就空空的什麼都沒有,而閣樓四處都鋪著一層厚厚的灰塵,還有一粒玻璃彈珠靜靜的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