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一種猜測,要說狄飛驚猜得對嗎,這個答案除了茅十八自己外再無第二個人知道,但無論答案對與不對,對於茅十八自個兒而言,狄飛驚能夠開闢出這等新穎的論據,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你為何會這麼想?”
茅十八的反問讓狄飛驚有些失望,他原本以為茅十八會爽快承認下來的,如果他真的承認了,那其實就等同於是推翻了狄飛驚在崆峒山接下來的全盤計劃,甚至於還會讓狄飛驚產生一種是白玉京把自己“誘拐”到崆峒山來的想法。
可惜的是,茅十八隻是輕描淡寫的一個反問就把問題重新拋回給了自己,而茅十八既然不肯說出真相,狄飛驚自然也沒有法子,而如今擺在他跟前的頓時就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是他早早就已經計劃好的康莊大道,而另一條卻是他在幾分鐘前才偶然升起的新想法。
要說這兩條路對於狄飛驚而言有什麼難以取捨的餘地嗎?
其實並沒有,狄飛驚最終都是想要解決崆峒山的亂象,順便幫助茅十八,儘管路不同,但結局卻是殊途同歸,不過狄飛驚此時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藏得很深的疑問,那便是一直以來他所看到的東西都是真實的嗎?關閉了和茅十八的聊天后,狄飛驚一臉的無奈和沉悶,雖不說是一無所獲,但收穫的東西卻遠比什麼都不知道還要糟糕。
此時的狄飛驚心中充滿了懷疑,這種懷疑任何人都曾經有過,但如果一個人的志向不高,那麼即便他會對一些人事物產生懷疑,他也不會有刨根問底的心思,說到底這樣的人自己就並沒有堅持到底的意志,談何還會去質疑他人呢?
那些古代的帝王們沒有一個是不想做皇帝的,禪讓不過是傳說罷了,所有歷史上禪讓皇位於他人的人,都不過是好聽的說法罷了,實際上全部都是篡位而已。
正因為每一個皇帝都丟不下自己的皇位,都有著想要長生不老永遠當皇帝的執著,所以他們才會對那些想要謀奪自己皇位的人如此的心狠手辣,哪怕那些所謂的亂臣賊子還並未作出謀朝篡位的實際舉動,但只要有那麼點風聲,或者純粹只是小人佞臣的陷害,都有很大機率讓皇帝下達必殺令。
這種因執著導致猜疑的舉動就如同因恐懼而導致攻擊一樣,都是人之常情,也可以說是一種病態的行為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