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個字:滾!(1 / 1)

這一次,樓氏動員參與西征的部隊達到四個“旅”的規模,算上一應隨扈的話,總參與人數有個六千餘人。 那麼就是說,樓氏參與到西征的總人數佔了家族人口的差不多一成。 樓氏首次動員這麼多部隊,算是一次檢驗的性質。 由於是第一次的關係,動員期間雖然沒有出什麼大亂子,遭遇到小問題卻是不少。 那些問題自然是多數得到解決,要不然樓氏的四個“旅”也不會抵達集結地點,再跟隨大軍渡河來到秦國的勢力範圍了。 樓令深知一種情況,有再多的計劃或是預案,不如動真格來試一次。 畢竟,計劃只是計劃,預案也只會是預案,少數幾個人商量出來的東西,動用大量人手之後必然存在變化,計劃或是預案只不過是防止情況往更糟糕的趨勢發展。 “家主,齊軍、鄭軍、魯軍已經抵達相應位置。” “他們已經按照家主的吩咐,派出機靈的人探索相應的範圍。” “我方的斥候一部分探索重疊的區域,相信不會出現疏漏。” 樓令帶著聯軍離開,行軍了兩天來到一處相對平坦的地形。 這裡面向南邊,擁有長度約三十里的平地,寬度約是十八里左右? 類似的地形很適合大兵團會獵,最為主要的事情是樓令讓聯軍把控了大型的河系,只留下一些溪流讓秦軍或白翟軍去使用。 可以將樓令所做的事情視作在預設戰場範圍,同時操作了敵軍可能駐紮的地點選項,為接下來的交戰進行服務。 在他們行軍期間,秦軍和白翟人當然不是光坐視,一樣有對營盤做出調整。 秦軍分出萬人左右,他們與白翟軍向北移動了將近兩裡地,果然如樓令設想的那般,駐紮了最有可能的位置。 戰事還沒有真正開打,秦軍與白翟軍就落入樓令的算計之中,將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其實跟可使用水源有關。 行軍作戰的話,水跟糧食一樣重要,某種程度來講水比糧食重要一些。 那是軍隊對水的消耗量更大,再來就是沒有水無法進行烹飪。 另外,取水容不容易一貫顯得相當重要,原因是用水量太大,運輸艱難就需要投入大量人手,勢必要影響到其它地方了。 “會盟臺那邊,儀式應該已經結束了。”樓令對於沒有見證會盟並不感到可惜。 要是樓令在場,頂多也就是看幾位諸侯面和心不和,列國的大臣互相舌槍唇劍。 其餘?大概會有那麼幾場武將單挑,有想要藉機博出位的人,他們在兩軍陣前,諸侯的注視之下,上演打生打死的一幕幕。 樓令早就不需要用武將單挑來讓世人見識個人武力值,他甚至都不用刻意尋找場合來展現自己的指揮能力。 那不是什麼原因,簡單就是樓令已經不止一次證明過自己的能力,該控制好出場的場次了。 事實也是那樣,哪有頂級戰力隨隨便便出場,或者說叫誰挑戰就必須應戰的呢?真的是這種情況,頂級戰力是不是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也顯得太過於掉價。 樓令已經開始讓人在製作沙盤。 而沙盤這種玩意在穿越作品中出現的次數太多,一次次不分朝代都要讓古人感到驚歎。 要是在春秋時代,使人驚歎是應該發生的事情。 到戰國時期,先輩已經將製作沙盤玩得很溜,秦王宮有“天下堪輿”的沙盤,齊國的“稷下學宮”也有提供學者研究的沙盤,列為統帥或是將軍在戰時也會製作沙盤。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製作沙盤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輪不到穿越者去“發明”了。 所以,好些穿越者穿到戰國之後的朝代,他們製作出沙盤之後沾沾自喜,完全是不知道“發明權”早被人佔了。 當然了,作者或是編劇不知道的話,知道實情的讀者或觀眾,看到那樣的劇情一定要覺得很尷尬。 關於沙盤在戰國期間被髮明出來有相關的明證。 秦末時期的章邯當少府令再到當秦軍統帥,行軍作戰必定製作沙盤也是記載在史書之中的事情。他在當王期間,最大的愛好就是製作沙盤,只不過從應用於軍事用途,轉到了怎麼蓋房子上面。 因為沙盤是到了戰國時代才成為將帥標配的關係,樓令在春秋中期就將沙盤給“發明”出來,列國的將校過來看到,自然要連連驚歎了。 如果樓令沒有當前的地位,他會感到沾沾自喜,乃至於能夠拿來當作晉身之資。 現下,樓令卻是臉色平靜,指著製作到一半的沙盤,為眾人介紹當前兩軍的大略佈置。 “這個東西,它……”公孫橋如再次認定樓令一定是使用了古人的智慧。 講事實的話,公孫橋如這樣的認知沒有錯。 樓令所學到或接收到的知識或資訊,還真就是先輩不斷積累而來。 “我將它稱之為沙盤。”樓令簡短地介紹一下沙盤的用途,隨後扭正又要歪了的話題,說道:“敵我兩軍的佈置便是那般。諸位以為我們是主動出擊,亦或等待敵軍來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