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當然能做這個主意。
別忘記郤至在幾年前已經獲得‘溫’作為封地,而“溫”地晉國兩大產糧地之一。
所以了,樓令想要向郤氏求購糧食,數量不大的話,僅僅是“溫”地就有餘力提供。
樓令當然要進行感謝,又說道:“我也會向旬氏、範氏求購糧食,國外向齊國和宋國求購。”
郤至只是笑了笑。
旬氏和範氏不會拒絕樓令的購糧請求,只是出售的數量上想來不會太多。
樓氏負責與齊國的邦交,樓令親自找國氏或高氏也就可以了。
宋國的邦交不由樓氏在負責,樓氏想向宋國求購糧食,涉及的量一旦大了,可不能繞過與之邦交的家族。
“往後能夠囤糧就盡最大努力囤糧吧。”郤至不是在暗示什麼。
他們同樣是晉國的高層,怎麼可能不知道晉國未來幾年要做什麼。
晉國解決了來自秦國的威脅,接下來會全力與楚國進行爭霸,誰都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才可以分出勝負,肯定是要進行相關的準備。
那可是要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備下足夠的糧食只是其中的一項基礎,戰車、甲冑、兵器也要不斷打造。
儘管擬定了相關的戰略目標,知曉詳情的晉國高層卻是很默契沒有向外透露。
他們是為了保密嗎?
晉國要跟楚國打爭霸戰爭,壓根不是什麼秘密。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能夠判斷出晉國高層會有多大的決心,更猜不出戰爭會進行多久,進行準備的相關力度肯定就不一樣了。
“會有多少中小家族撐不住呢?”樓令在想這個。
他們渡過涇水一直到“輔氏”給停了下來。
而“輔氏”這一邊之前是作為物資中轉基地,大量的營寨被立起來,撤過來的部隊能夠入駐現成的營盤。
停駐的原因太現實,他們必須點算收穫,再按照相關的身份,計算誰該獲得多少。
某天,郤至和智罃很氣憤地來找樓令,異口同聲說道:“君上這是要自絕啊!”
樓令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進行相關改革之後,晉國的司馬擔負起了統計戰利品的任務,目前的司馬程滑算不上不學無術,只是他在清算物資的能力上比較有限。
恰好晉國的中軍尉屬於什麼都能管,本身樓令的能力又很強,自覺能力缺失的程滑只能找樓令進行求助了。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繳獲的數量過於龐大,導致晉君壽曼貪念大起,他不止讓一眾寵臣大肆胡來,還親自下場指定要哪些戰利品,到最後更是對本該進行返利的流程進行了剋扣。
什麼意思?
流程就是有所繳獲的貴族進行“貢獻”之餘,一國之君有權利進行挑挑揀揀,只是按照規矩該返回其中的六成。
在那個流程進行的過程之中,一國之君可以儘量往質量好了去挑,返回的六成在數量上卻是不該缺失太多!
“不止剋扣,好些家族的戰利品更是完全沒有回饋!”郤至惱火之處在於郤氏的戰利品被剋扣了八成,才不不管其餘家族怎麼樣。
郤至看向樓令,臉色不是那麼好的問道:“你是不是事先猜到,才儘快將戰利品上繳,又火速運回去?”
智罃也將目光盯在樓令身上。
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