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令為什麼會顯得對河套心心念念?有太多的理由了。
首先,晉國已經控制的勢力範圍,好的位置基本已經有主,要麼就是好的地方有不是那麼好的鄰居。
最重要的考量是,樓氏已經有了太原盆地!
其實,拿了太原盆地就一定不能放棄河套,正如得到隴西必須得到川蜀或有了川蜀必須拿下隴西的道理那般,缺了其中一個地方都不算王霸之資。
對於樓氏來說,掌握了太原盆地並進行經營,一定是核心中的核心。
只是,樓氏難道就該安於現狀嗎?
不想安於現狀的樓氏,他們該搶誰的地盤?
或者說,樓氏該鬥倒哪個家族,去將他們的封地搶到手?
即便是樓令能夠不顧友情,他總該去思考其中的風險。
到了現階段,其中晉國內部的卿位家族都面臨著一個現實的問題,他們要是對上同為卿位家族,一定是誰先動手誰死。
比如說,郤氏看其中一個卿位家族不順眼,想要將這個卿位家族打倒,屆時其餘的卿位家族不管有什麼矛盾,一定會聯合起來抗衡郤氏。
一切只因為誰都害怕成為下一個,他們必須聯合起來對抗羨動手的卿位家族,乃至於將那個敢動手的卿位家族給滅了。
當然,並非卿位家族不能繼續在內部搞兼併,只是不能對同為卿位家族動手,不要去搞其餘卿位家族的附庸。
卿位家族的封地分得很散,哪怕一開始看上去連成線的樓氏,中間地帶有著不少中小家族,真的沒有連成一片,別說後面樓氏增加了“韓”地與“河陽”了。
這種現狀之下,想要獲得某處要地,真的不是對付一個家族就可以得到全部,就問問該怎麼搶吧。
當前的河套當然有主,樓煩與河宗分別控制著其中的大半,並且林胡擋在了樓氏擴張的路線之上。
只不過,硬要選對手的話,樓令很願意選擇對上林胡、樓煩和河宗,哪怕是三個遊牧族裔聯合加起來的人口比樓氏要多得多。
目下,周王室各分封國真的不怵遊牧族群,哪怕是遊牧族裔比某個國家或是家族實力強大,一樣有那個膽子去挑釁和進攻。
所以了,林胡、河宗與樓煩加起來可能有個七八十萬人口,能夠拉出二三十萬參戰人員,對於樓氏來說又怎麼樣?
打唄,樓氏還猶豫什麼。
從過往的事實來看,林胡、河宗或樓煩不會聯盟,他們甚至在被樓氏入侵的時候還互相攻擊。
那就不是樓氏對上三個遊牧族群的聯合,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河套當然是個好地方,可以搞牧畜,也能夠開展農耕。
樓令非常清楚一件事情,未來的樓氏必然會搞騎兵軍團,哪怕是在他這一代搞不起來,到樓小白或之後的樓氏之主一定可以搞起來。
一旦有合適的戰馬,哪怕是沒有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騎兵的存在一樣很有威力。
這麼說吧,戰國時期的趙國和秦國都沒有馬鐙、馬蹄鐵和馬鞍,兩個國家的騎兵隊伍一樣非常強勁,硬要說就是將騎兵使用在切斷敵軍後勤線的秦軍用得比較正確,趙國則是喜歡拿騎兵用在正面交鋒之上。
如果樓氏有合適的戰馬來組建騎兵,怎麼可能不將馬鐙、馬鞍和馬蹄鐵拿出來呢?
即便是沒有可以用來騎乘作戰的戰馬,樓氏一樣可以搞騎馬步兵。等進入到不講交戰規則的時代,有沒有騎馬步兵的區別一定會顯現出來,並且發揮出令人大跌眼鏡的作用。
哪怕沒有專業的軍事素養,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兵貴神速,能夠展現出何等的優勢吧?
另外一點,樓令魂穿過來二十多年的時間,著實是被晉國內部的氛圍給嚇到了。
通常來說,有外敵的情況下,內部一般會比較團結,對吧?
很要命的事情是,晉國高層好像根本不在乎有沒有外敵,或者說認為那些外敵不顯得致命,有矛盾就必然以軍事行動的方式爆發內鬥。
樓令見證了太多家族的滅亡,中小家族不算在內,卿位家族就先後沒了先氏、趙氏、欒氏、韓氏。
沒有讓樓令親自見證的卿位家族,有些滅得轟轟烈烈,更多悄聲無息的平庸到消失。
在晉國的這種政治環境之下,心該多大或腦子該多麼糊塗,才不會產生強烈的危機感?
樓氏沒有其餘卿位家族悠久的歷史,底蘊方面還沒有來得及創造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樓令肯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