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知道,還請足下處理好相關的後續。”樓令說完就送客。
國書急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見樓令不願意繼續招待,哪裡不知道樓令的態度,趕緊回去自查了。
但凡是涉及到郤氏,考慮到郤氏足夠囂張跋扈,再小的事情都可能演變成大事,怎麼允許國書輕忽大意?
當前的晉國確實如日中天。
只說單獨一個郤氏,也許就能夠壓制住齊國。
並且齊國有過得罪郤氏而引發國戰的例子,國書怎麼可能不怕再來一次呢?
晉國卻是還有另外三個卿位家族,每一個的實力都不差。
只是吧?晉國的強大充滿了波動,哪天卿位家族爆發衝突,不說馬上日落,起碼會出現夕陽西斜的局面。
樓令為什麼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懣呢?
看看其他文明強盛時期,國內強大的家族在幹什麼。
再看看晉國的卿位家族明明很強大,結果又是抱著什麼樣想法。
能夠理解樓令為什麼會恨鐵不成鋼了。
其他文明的強大家族,他們解決完內部的反對者就會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晉國這些卿位家族,他們很容易滿足於可以揮斥方遒的局面,只要外部的人保持尊重就沒有攻擊慾望。
明明國內的環境允許,一個卿位家族有實力滅掉多數國家,偏偏卻是安於被奉承,白白浪費了擴張的絕好機會。有足夠長遠目光的人,誰看了不會搖頭啊?
“中軍將,下軍將。”樓令前來郤氏拜訪。
主要是出了跟樓氏相關的事情,樓令不能裝聾作啞。
等樓令提了那件事情,郤錡立刻說道:“該殺的人已經殺了。後面看齊國和魯國的態度,下軍佐不用多說。”
在別人的喪禮上鬧事,多麼不禮貌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因此,哪怕是魯人挑釁在先,齊國一方也需要進行處理。
不久之後,國書再次過來拜訪樓令,只是得知樓令前往拜訪郤錡,不得已只能去郤氏尋求拜訪。
等國書見到樓令,同樣在場的人還有郤錡和郤至。
在之前,郤錡、郤至和樓令聊了用兵的事情,主要是提醒動用私軍的數量不要太多。
那是南方傳來了一些情報,包括楚國可能有大動作,同時鄭國、宋國和吳國相繼展開備戰。
國書過來立刻很誠懇地進行道歉,表示願意接受郤氏的教訓。
“你來得正好。”郤錡滿意國書的態度,有更大的事情需要展開交流,說道:“下軍佐和你都在,關於今年的聽成,正好當面說一說。”
在接下來,郤錡簡單地說了一下楚國那邊的情況,再對樓令提到關於需要齊國做哪一些事情。
郤錡怎麼不是直接跟國書提要求?那關乎到職權上的明細。
明明國書在場,有聽到郤錡剛才講得話,樓令還是重複了一遍。
“特地挖坑,還是湊巧啊?”國書不得不這麼想,先出事,後面提了幾個過分要求,怎麼讓齊國拒絕?
郤錡代表晉國對齊國今年的聽成,主要提到齊國需要上貢更多的糧食以及軍械,同時要求一旦召喚齊國出兵,不允許齊國拒絕。
講實話就是,樓令對發生了什麼事情,有那麼點雲裡霧裡。
只不過,看正在發生的事情,好像還不賴?
從郤錡對齊國做出的要求,擺明了就是想歇一歇的目標未能達成。
“這麼說,今年還是會爆發大戰。只是……,楚國的動作比想象中來得大嗎?”樓令缺乏相關的情報,受於在郤氏這邊限制挺多,不好有太多的動作。
有那麼一個現實,晉國絕對不能夠追求安穩,因為壓根不可能存在什麼安穩,不是跟列國大戰,便是會進行內戰。
論事實的話,樓令當然改變了晉國。
起碼晉國不像原歷史上那樣,內亂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對外形勢上顯得很糟糕。
這個版本的晉國,更早對楚國形成優勢,國內形勢趨於平穩,幾個卿位家族有在尋求擴張。
樓令先是向北擴張,目下盯上了秦國。
範氏在原歷史上就一直跟狄人過不去,他們在這個歷史版本採取的動作更大。
荀氏?他們內部出現麻煩,暫時並未尋求擴張。只是樓氏和範氏都在擴張,他們遲早會忍不住。
在今年,郤氏本來要討伐白翟和南燕,礙於郤犨過世,一系列軍事行動被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