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軍事實力之強大(1 / 5)

關於各個朝代的著甲率沒有明確資料,只能從一些典籍中去尋找答案。

而那些典籍並不是指整個王朝時代的著甲率,可能就是單指某段時期,乃至於單指一支部隊。

所以了,無法統計每一個王朝全國軍隊的著甲率,頂多就是從史料中去發現某支部隊的著甲率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要說哪一支軍隊的著甲率最高,竟然是南宋時期的岳家軍,達到了百分之七十。

以平均率來算,兩宋的軍隊著甲率也是歷朝歷代最高,比如兩漢約是百分之四十的披甲率,李唐的披甲率達到百分之六十。

問題是什麼呢?兩宋固然有防禦力驚人的步人甲,但是紙甲的數量佔了多數。

紙甲的防禦力其實並不差,只是遇到下雨天氣就抓瞎了。

西周的披甲率?戰車主將一定有甲,隨後便是兩百名士兵中有一人披甲。

到了樓令活躍的時期?也就是東周中期,算平均率的話跟西周時期差不多。

那麼就是,一萬大軍當中只有五十人披甲。這裡指的是皮甲或布甲,不算竹甲或木甲。

(以上不一定準確,主要是資料太多,好多資料存在互相矛盾。只能選出大體靠譜的資料)

樓令知道拿出七千五百披甲之士意味著什麼。

其他家族,他們一千人只有五人身穿皮甲,結果樓氏一下子能夠拿出七千五百名身穿鐵甲的部隊?不怪郤錡感覺到震撼。

一切只因為強如郤氏,披甲率也只是略勝於其他家族。

並不是郤氏沒有能穿甲作戰的人,主要是皮甲或金屬甲太過於昂貴。

而皮甲和金屬甲之所以昂貴,不單單是材料很貴,跟只有少量的人掌握製作工藝有關。

只是,郤錡顯然誤會了什麼。

以郤錡的理解,樓氏有金屬甲的人,甲冑是自行採購。

那……,樓氏的“士”和“徒”到底該富有到什麼份上?

然而,樓令要拿出的披甲士兵卻是“羨”,並非是自行武裝的“士”或“徒”。

郤錡想跟樓氏再採購三千五百套甲冑,買回去除了武裝親衛隊之外,更多一定是轉售給治下的“士”和“徒”了。

至於“羨”這個新興階級?當前的家族雖然已經開始重視“羨”,他們卻不會奢侈到將“羨”武裝到牙齒。

針對亦兵亦農的“羨”在每年進行訓練,當前的樓氏是屬於獨一份。

與此同時,願意將“羨”極力武裝的家族,一樣只有樓氏。

這裡當然是樓令與那些一家之主思維和理念上的不同。

對於其他一家之主來說,新出現的“羨”就是迫不得已才拿來頂缸的炮灰。

到了樓令這裡,他直接將“羨”當成家族的主力。

簡單來說就是,樓令儘管知道“士”和“徒”也是自己力量的一部分,甚至“士”和“徒”是自行武裝且管飯的優良兵源,可就是更信賴自己一手訓練且培養起來的“羨”這個群體。

更直白來講,樓氏的情況比較特殊,樓令崛起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年,過程中吸納了太多家族的“士”和“徒”。

那些“士”和“徒”是有過效忠其他家族的履歷,儘管歸納到樓氏治理下不會輕易背叛,乃至於他們對執行命令會很堅決,問題就是會讓樓令不那麼得勁。

什麼得勁?樓令不是喜歡玩養成,單純認為自己一手培養並且提拔起來的人更值得信任。

比較矛盾的事情是,樓令又一直在吸納來自其他家族的人口,其中包括了“士”和“徒”這種階層。

那是樓令知道一點,不從外部吸納人才,內部只會越來越一潭死水。

一個勢力什麼時候變成一潭死水,基本上離敗亡根本就不遠了。

同時,樓令更加清楚一點,從外部吸納人才不能在高層佔太大的比例,要不然就是跟秦國一樣的下場。

秦國什麼下場?搞到始皇帝統治時期,秦國廟堂的高層之中,七成以上並非老秦人。結果始皇帝一去,輪到王朝的末期,面對國之將亡的局面,固然一再發生清洗,結果竟然是底層黔首也希望秦廷被滅亡。

一個國家到了連治下人民都覺得應該滅亡的地步,不亡簡直就是沒有天理。而這一切並不是短期內造成,根底還是出現在始皇帝沒有兌現軍功上面。

什麼情況?就是別看始皇帝完成了大一統的成就,許多人得到獎賞的土地不在是秦國本土,更多人應該得到的獎賞沒有落實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