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格局上的差距(3 / 5)

中小家族的部隊,他們為什麼會心虛?講難聽點就是因為知道實情,知道無法狐假虎威了。

這樣的晉軍,兵源素質加上心態的變化,展現出來的戰鬥力自然就比較一般。

因為實際較量了幾天,看出晉軍比之以往戰鬥力下降很多的關係,搞得楚國高層陷入了極大的猶豫心態。

“我們好像能夠擊敗這一支晉軍啊?”蒍以鄧想說的是這個。

子庚眨了眨眼睛,環視了在場所有人一圈,看到多數人從懵逼到懷疑,最後臉上帶著希冀。

要比資料的話,當前楚國的薳氏和蒍氏在實力上相當於晉國的卿位家族,也就是薳氏和蒍氏無論從封地面積到人口,乃至於家族私軍的戰鬥力與晉國卿位家族相當。

楚軍之所以一直在正面交戰中輸給晉軍的次數較多,一來是實力與晉國卿位家族相當的家族數量較少,再來就是中堅力量不足了。

直白來說就是,一個國家不是力量集中到極少數的家族,比拼的就是中堅力量,一旦高尖端比不過,中堅力量再無法抗衡,贏的次數少也就不顯得太奇怪了。

瞭解楚國的話,會知道這是一個大而散的國家,對上同等實力的國家,多數時候就是打不過。

蒍以鄧說的是擊敗當前的晉軍,沒有將在北面的晉軍算進來。

聽懂的人在希冀的同時,不免擔憂北面的晉軍會南下增援,心態上比較矛盾。

“不大打一場是不行的。”子庚很清楚這一點。

他們抱著玉石俱焚的心態北上,結果小小打了幾場就退縮,以後還有底氣跟晉國爭鋒嗎?

很多時候鼓起了勇氣,事到臨頭卻又退縮,其實才是最為致命。

楚國只是太散裝,並不是沒有明白人。

要命的地方在於,在楚國當一個明白人會活得很痛苦。

“那就大打一場,不管勝負退到‘方城’後方。”公子罷進行表態。

其他有話語權的封君,他們接受了公子罷的規劃。

從格局上來看,決定打一場就退卻的楚軍高層,他們在態度上很有問題。

抱著這樣的心態,打贏了不思擴大戰果,戰爭也就變成了意氣之爭。

兩個強國進行交鋒,打意氣之爭的戰爭,打贏了就只賺到面子,損失就是真的損失了。

類似的戰爭多打幾次,不管戰爭的結果是勝是負,實際的好處沒有佔到半點,高層可能覺得很爽,中基層不知道會有多麼哀聲哉道。

子庚沒有耽誤,派人去請見郤錡,約定明日的出兵數量。

兩軍之前可沒有進行溝通,碰上了直接就開打,打了幾天還沒有展開過對話。

子庚突然間派人去請見郤錡,一來是擺明陣仗,再來也是出現了管控的心思。

約定出戰的兵力數量,類似的事情在楚軍與晉軍的交鋒中,已經是三年來的第一次。

郤錡接見子庚派過來的使者,第一句就問道:“楚子無恙?”

孫安明顯一個愣神,僵硬著臉龐答道:“寡君無恙。”

那是郤錡在問楚君招的情況,懷疑楚國眾臣是不是弒君了。

晉國雖然是楚國的敵國,但過問楚國之君的現狀卻是顯得合情合理。

孫安那麼回答,只證明楚君招還活著。

至於楚君招到底是什麼具體的現狀,反正楚人才會不向外透露。

“你是代表楚令尹而來?”郤錡這樣問只是再一次在打臉。

這都不止是打臉,可以說是騎上去捏著脖子在左右開弓扇嘴巴子了。

在對待國君方面,暫時沒有人在欺凌國君之後,還敢理直氣壯。

當前的人,很大一部分很是敬畏君權,做了冒犯的事情,有人一問就會下意識感到心虛。

心虛的孫安不敢發作,只能直接講出來意,約定明日雙方各自出動三萬,使用堂堂正正的方式進行對決。

“若是我方獲勝,貴國可願去掉王號?”郤錡問道。

孫安可沒有得到授權。

郤錡見孫安不答,面無表情地問道:“那我們為什麼要同意貴方的請求呢?”

孫安無言以對。

“難得楚軍恢復這樣的膽略,本將同意了。”郤錡突然說道。

孫安聽出了郤錡語氣中的嘲弄,站起來無聲行禮,隨後提出告辭。

翌日。

兩軍各自出動三萬的部隊,互相擺開陣勢,一場大戰再次爆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