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排排站,分果果(1 / 5)

一個國家發生了權力爭鬥,鬥得越久肯定對國家產生更大的壞處。

不管到底是誰作為正義的一方,只要能夠快速分出勝負,起碼不會內耗到元氣大傷。

既然勝利者,是不是成了國家的主人?

那麼,他們總該明白國家發展得越好,自己的權柄才會更有力量,日子可以過得更好。

當然了,事情沒有絕對,有些人內鬥贏了之後,一點沒有身為主人翁的自覺,別說是努力將國家發展起來,不可勁地繼續損害國家的利益,只是單純的吃喝玩樂以及盡享美色,怎麼都算是良心未眠了。

類似的人在歷史中並不算少,他們很快就會被人掀翻,換上另一批人來當國家的主人。

很多國家原本強盛,一再被反覆地折騰,沒有外敵趁虛而入還有復興的可能,多數內憂外患一起爆發的國家不止亡了國家,連帶文化也被根絕。

“什麼人該殺,你會比我清楚。”樓令指的是有可能站出來作證的宮中之人。

做什麼證?特指能夠指認幾個家族入侵宮城,殺死一國之君。

長魚矯有自己的理解,以為樓令要他殺光晉君壽曼的寵臣和在宮城內的封君,一咬牙說道:“矯知道該怎麼做了。”

起先,樓令以為長魚矯真的聽懂,看到長魚矯一臉的發狠,看出長魚矯根本沒有聽懂,只能講得更清楚一些,說道:“知道君上要刺殺卿大夫的人要留下。”

那麼就是說,其餘人到底死了誰,出錯要長魚矯去背鍋。

不明真相的人,他們聽到的說法是欒書指使程滑弒君。

現在,欒書已經“自殺”謝罪了,還有程滑活著能夠證明是出自欒書的指使。

總要有一個理由才讓欒書弒君,對吧?

別說是沒有證據或人證,作為勝利一方完全可以製造出證據和人證,只是製造證據或人證一般經不起查,真正擁有證據和人證才是最穩妥的處理方式。

有程滑證明受到欒書的指使才弒君。

而欒書之所以弒君是因為晉君壽曼要刺殺卿大夫。

有這樣一個邏輯鏈,證據與人證都為真實,最後收拾殘局並獲得權力的人,是不是顯得更加名正言順了呢?

很多人可能覺得既然成為勝利者,何必再搞那些操作。只能說這樣想的話,活著的時候會麻煩不斷,死了也是一定會遺臭萬年。

樓令可不想死在真正勝利後的一支冷箭或一顆子彈之下,沒有來得及享受勝利的果實就永遠閉眼,自然是能夠想到的漏洞都要堵上。

“我真是為所有人都操足了心啊!”樓令想是這樣想,心裡更清楚掃尾不會白乾,必將獲得回報。

畢竟,郤錡等人只是沒有相關的經驗,不是他們所有人都傻。

等他們事後覆盤,很多當時沒有考慮到事情,一定會一點一滴被複盤出來。

過程中和事後做了那麼多的事情的樓令,他就該是到收穫的時刻了。

沒有人覆盤,不知道樓令的額外功勞?那樓令肯定會用合適的方式讓他們知道,要不然一切豈不是白乾了嗎!?

這一夜,宮城之內到處都在搜捕,一個又一個有名或是無名的人被抓到,該審問的肯定要進行審問,該殺的人殺掉再將屍體弄去廣場疊著。

將近凌晨的時候,樓令才被召喚到一處大殿。

樓令進去之後在郤至邊上的位置坐了下去,其餘人則是很激烈地討論該由誰繼任君位。

“你幹什麼去了?”郤至看上去很發愁的樣子。

樓令轉頭看向郤至,說道:“自然是平息宮城內的混亂。”

郤至有點不理解,說道:“這種事情用得著你親自去做?”

“君上要用非常手段對付卿大夫,光我們說沒有用,需要人證以及文字上的證據。”樓令就知道這些人沒有經驗,壓根沒有去思考更多。

這真的不是在詆譭他們的智商。

樓令確實沒有實際幹過類似的事情,當他那麼多小說和連續劇白看了嗎?

另外的人沒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借鑑,純粹依靠自己的智商,問題是事情發生得太急太突然,沒有多餘的時間讓給他們去思考與部署。

“一下子空出兩個卿位了。”郤至意味不明地說道。

樓令看向正在爭論的中行偃與士燮,問道:“中軍佐什麼意思。”

是的,欒書死了,中軍將位置空缺;韓厥也死了,下軍將的位置空了出來。

講卿位排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