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到百米之內。
士匄看著農田裡面的農作物,摸著下巴說道:“吳人不講規矩,我們是不是可以效仿鄭人?”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曾經有鄭軍搶收過周天子的農作物,當時事情鬧得極大,鄭國也在射傷周天子之後,又一次加速了禮崩樂壞的進度。
智罃樂呵呵地說道:“我覺得可以。”
他們不止是千里迢迢過來,並且還有一條大江隔斷,後勤補給的壓力很大!
要是在中原的話,他們多少還要端著,幹不出搶收農作物的事情。
來到了南方,尤其是面對一點規矩都不講的吳國?似乎幹了也就幹了嘛。
只是,他們一定會忽略一點,某些事情幹了第一次之後,必定會繼續幹無數次。
士匄或智罃當然不會下令搶收農作物,哪怕晉軍真的幹了那樣的事情,一定是小家族經不住誘惑,後面搞到無組織地收割吳國的農作物。
那叫什麼呢?叫上不得檯面的人,他們的自發行為,可不是晉國的國家行動。
小家族的人幹了,以為取得的收穫能夠全佔嗎?起碼要拿出其中的七成給高層。
睡到下午才醒的樓令聽說己方有人在收割吳國的農作物,直接定性說道:“城池周邊的農田對我們攻城形成困難,有必要進行清理。”
那就不是晉軍偷偷或明搶吳國的農作物,變成是為了軍事行動而服務。
至於說清理之後進行處理,可能當天或以後煮來吃?完全就是為了杜絕浪費嘛。
站在城頭的夷昧看到晉軍在收割糧食,只能說是看得目瞪口呆。
“這就是天下霸主?”夷昧其實也不知道天下霸主該有什麼樣的形象,只知道自家的農作物被偷了!
蹶由一愣一愣地問道:“要不要派軍出城?”
夷昧想了想,說道:“讓編隊的貴族私軍自願出去。”
那些貴族私軍在定義上很複雜,他們到最後會參與守城,只是又不會被算在守軍範圍之內。
如果貴族自願帶私軍出城跟晉軍交戰,自然就是貴族的自發行為,並且不是在城內使用武力,不會觸及君權的權威。
樓令來到士匄軍帳半路上,已經聽說有吳軍出城的訊息。
當前接管軍隊的人是士匄,沒有正式進行交接之前,哪怕是名正言順全軍指揮的樓令也不會瞎插手。
程式啊!
到了一定級別,程式無比重要!
刷臉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樣的國度要麼是有凌駕於國法之上的家族,不然就一定是一個公權可以被任意踐踏的國家。
樓令比誰都希望晉國的秩序可以良好維持,也一直為此在努力著。
“有將近四五百吳軍出城,他們一經接戰便被消滅大半,剩下逃向周邊的林子了。”士匄看到樓令進來就說道。
樓令點頭說道:“這樣一來,城內守軍又少了六分之一。”
要知道城外可是有超過兩萬七千的晉軍,天曉得夷昧怎麼想的,敢派四五百人出來。
甭管損失和逃散的吳軍是什麼成分,城內的守軍減少,一下子減少了晉軍的攻城難度。
“這位吳國公子,看著不像會用兵的人啊。”士匄笑得很輕鬆。
他們根據形勢聊了一會,士匄正要轉交指揮權,帳外傳來了通報聲,說是大江北岸有軍情傳來。
算一算時間,確確實實該有大江北岸的訊息傳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