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發生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之間。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繼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的再次失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而且從世界範圍來看,1942年底盟軍在瓜島的反攻和勝利,與同時期餘洋參與過的斯大林格勒會戰還有阿拉曼戰役一起,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而瓜島戰役也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以保護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這是在科科達小徑戰役實施數個月後,盟軍對日本實施的第2個主要攻勢。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以美軍小型登陸戰為開始,隨後日軍為奪回島嶼而逐次增兵,並在海上、陸地、空中展開了空前的爭奪,從而演化成了日本與盟軍的決戰。雙方歷時半年多的爭奪,均損耗了大量的戰艦、飛機,而日本的人員傷亡也遠超美軍。
最終,日本因無力進行消耗作戰,而選擇撤軍。美軍最終完全佔據瓜島,爾後奪取了索羅門群島,最終是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美軍因此開始進行戰略反攻,這也是餘洋第一個以結局註定是戰敗方參與的任務,而且還成為了餘洋最為討厭的日本方。
“看樣子,這一次任務不僅僅要殺美國人,還要殺日本人,真真正正的沒有任何的援軍,友軍了!”任務時間還有十八個小時不到,餘洋看了一眼海灘還有碉堡的位置,搖了搖頭,背起自己的揹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尋找更好的伏擊位置。
擊斃這個時代的美國人難度並不是很大,已經自己手中有awm還有高倍鏡,隨意的找一個高處一趴,以現在進攻瓜島的美軍四等人馬潤,估計被自己點殺十幾個人也不見得發現自己的位置,而且自己的m4還有抑制器沒有裝上,不過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彈藥問題,自己手中的武器彈藥是沒有地方補充的,想到這裡,餘洋又停下了腳步,轉身走回了碉堡之中。
碉堡暫時應該還是安全的,餘洋巡視了一圈,沒有發現其餘的地堡,而碉堡之中有一個電話,應該是用來聯絡指揮部使用的通訊器材,餘洋剛剛回到碉堡之中,就聽見急促的電話鈴聲,餘洋眉頭一皺,慢慢的走了過去,接起電話。
“這裡是指揮部,第三分隊,我們接到報告,你們負責的區域那裡有槍聲傳來,請問是發現什麼敵人嗎?”
“沒有,只是我發現了兩隻動物,開槍將它們擊斃,今天晚上加餐!”
“餘洋崗正隊長,聯隊長已經下令,不要亂開槍浪費彈藥,保持警戒,如果發現特殊情況,第一時間彙報,如果沒事我將結束通話!”
“收到,我們一定不會再亂開槍,現在我們周圍沒有任何異常也沒有任何事情!”
聽到餘洋的話之後,電話那一頭說完之後就已經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餘洋聳了聳自己的肩膀將電話結束通話,幸好自己趕回來了,不然的話電話沒接,日本指揮部派個人過來檢查之後發現一個碉堡的日本人都死光了,加強警戒,那麼美國人可能就要吃苦頭了。
瓜島戰役初期,也就是明天發生的登陸戰,美國人登陸的十分輕鬆,日軍的情報機關根本沒能預見到美軍的登陸,因此島上的日軍毫無準備。
而且島上的日軍雖說是工兵部隊和警備部隊,其實大多數都是修建機場的朝鮮勞工,沒帶什麼武器,少數警備部隊看到美軍大兵壓境,不敢抵抗就逃入叢林,所以美軍一槍未發就成功上岸,到日落時就有1。1萬餘人登上瓜島,對於登陸戰來說幾乎是不敢相信的,比如再諾曼底,盟軍人數更多,炮火更充足,卻損失慘重。
如果因為自己剛才不經意的舉動,讓日本人提升了警戒,估計登陸的美國人要倒大黴了,雖然餘洋的任務是擊斃美國人,但是相比於完成任務,餘洋更加看重這些日本人倒黴。
掛掉電話,餘洋起身將地上屍體武器全部都撿起來,自己的彈藥在這裡根本無法得到任何的補充,所以餘洋需要準備一些備用彈藥,餘洋回來的目的就是準備將碉堡搬空,挖個坑將這些武器藏起來以備後用。
第二百四十六章 任務準備
餘洋揹著三把三八大蓋走出了碉堡,看了看周圍的位置,左前方大約有三四百米的一個斜坡的位置是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小跑過去,拿出日本人的工兵鏟,在地上挖了一會之後,用一塊油布將武器還有子彈包好,放進了坑中,接著在埋起來,用三塊石頭放在坑上,以防自己找不到具體的位置。
再一次的返回碉堡之中,同樣抱著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