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2 / 4)

小說:盛唐夜唱 作者:死磕

良;自然就該有蔣於盜書”

他們在這裡商議如何對付契丹人;契丹人那邊也在商議如何對付他們。

撒喇的敗軍;部分逃散;大多數還是回到了建安州城下;與契丹大部會合。得知撒喇被唐將一對一陣斬;迪烈臉色不由大變:“不意大唐在此;亦有如此勇武壯士”

弓輔也是覺得毛骨悚然;那撒喇號稱契丹第一勇士;雖有吹噓的成份;但其人武勇;弓輔是親眼所見的。迪烈從蓋牟州打到建安州;八百里間破大小四十餘城;其中有十餘城都是撒喇帶兵攻下。可是在唐將面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唐軍人數亦有過萬;這如何是好?”弓輔喃喃道。

逃回的敗軍除了渲染南霽雲的武勇之外;對唐軍的數量也有所誇大;葉暢所帶部隊只有五千人;可在他們嘴中;變成了一萬五千。弓輔心知這個數字有水份;可沒有想到被誇大了兩倍。

“你不是說;積利州唐人只有五千軍隊麼?”迪烈看著弓輔;有些惱怒:“五千人怎麼變成了過萬?”

“這……莫非大唐派了援軍?是了;是了;我們三月時便到了蓋牟州;這麼久的時間;大唐可能派了援軍;只是不知;派來的援軍數量……迪烈汗;如今敵暗我明;不宜猝然與之交戰;先遣人去探探虛實吧”

迪烈點了點頭。

這是不得已的選擇;契丹人圍建安州城號稱六萬;實際上能戰之士也只是三萬;大多數都是各懷鬼胎的新附各族;就是這樣撒喇還送掉了幾千。大唐來的若真是一萬餘人;即使不能擊敗契丹人;卻也足以牽制他們;令其無法全力攻取建安州。時間拖延下去;原本觀望中的遼東各部恐怕都會生變;而大唐的新援軍也可能越聚越多。

“派誰去?”迪烈問道。

這一次他不想派弓輔去;一來如今己軍軍心不穩;需要這個高句麗人在身邊出謀劃策安撫遼東諸部;二來;他也有些許信不過弓輔。

“孫可折通漢文漢話;可以為正使;再帶兩個也粗通漢話的去便可。”弓輔建議道。

契丹人此時少有姓;有姓者皆姓李、孫;乃是大唐賜姓;這孫可折之族祖;便是當初得了大唐賜姓的孫萬榮。孫可折曾經在柳城呆過;為安祿山效力;其漢語水準;不在弓輔之下。

迪烈也覺得這個孫可折乃是使者的合適人選;便點頭同意。

得了迪烈之命令;孫可折領著二使快馬加鞭;迎向唐軍。在距離建安州城約二十里處;正好與唐軍相遇。此時唐軍正安營紮寨;聽得有契丹使者前來;葉暢笑著向張鎬一挑拇指:“張公所料不差;果然派人來了”

“讓鉗牟丁來陪此人吧。”張鎬道。

鉗牟丁作為迎使;來見孫可折;發覺來者並非弓輔;鉗牟丁暗暗有些失望:若來的是弓輔;按照張鎬之計;那可是他立功的大好時機。

“不知閣下尊姓大名?”鉗牟丁問道。

“某乃校尉孫可折;閣下又是何人?”孫可折雖是奉命來使;但得了迪烈的交待;他們主要目的是探聽虛實;但也不能在唐人面前墮了自己方的威風;故此他的態度還有幾分傲慢。

“某乃鉗牟丁;大唐平郭令、積利州歸化司司事。”鉗牟丁道:“我家司馬遣我來相迎;請君入內。”

孫可折也不行禮;昂然而入。兩邊唐軍對他怒目相視;他卻傲然哂笑:“我大軍南來;所向披靡;什麼樣的勇士不曾見過;何必如此作態?”

鉗牟丁默默無語;心中卻在琢磨著;葉暢見到這廝時;會如何對他。在他們預料中;原本以為來的會是弓輔;故此準備了不少手段;可是來是是這個孫可折;那些手段便全然派不上用場了。

因為剛剛紮營的緣故;葉暢的帥帳尚未建起;葉暢於闢出來的空地見這契丹使者。待聽得這個使者名為孫可折時;葉暢也微微一怔;他眉頭皺了皺;心中正想著當如何應會;那邊張鎬卻開口道:“你姓孫;又自稱校尉;莫非是孫萬榮族人?”

“正是;族祖乃故歸誠州刺史、永樂縣公。”

葉暢心中一動;便聽張鎬道:“牧奴狗膽;竟然派逆賊之後來為使者;其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司馬;不必與其多言;驅之回去便是”

孫萬榮曾被武則天封為歸誠州刺史、永樂縣公;但他後來起兵反叛;正是營州之亂的禍首之一。張鎬這一聲喝;那孫可折臉色微微變了下;他向來以乃族祖為傲;當下揚眉道:“某祖所叛者武周也;所為者李唐也;當初某祖便言;何不歸我廬陵王;故此起兵對抗武周。若非如此;這大唐天下;豈是李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