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當朝宰相;他們二人怎麼會為爭一個女婿打起來他二人要嫁女;全天下的少年郎君;哪個不是由得他們挑撿”
“不同不同;這可是葉郎君;天上的財神降世;能點鐵成金”
“唉呀在這裡嘍嗦有啥意思;依我看;還是趕緊去春明門;聖人要在那外看獻俘;咱們也能看看熱鬧;沒準還見到葉郎君;沾沾他老人家身上的財氣。
沾沾“他老人家”身上的財氣;幾乎是長安城所有知道訊息的百姓共同的心願。故此當楊則趕到時;春明門裡外的大街上;已經擠滿了人。南衙的兵士、京兆的差役們;拿著橫刀與水火棍;將擠入街中的百姓驅退;退到一道白石灰的線外才中止。因為水泥業的發展極快;故此連帶著石灰、採石、石炭產業也快速發展起來;石灰的用途更為廣泛;除了用於劃線;還可以用於建築;甚至葉暢在洛陽救助災民時用生石灰消毒的方法也在長安傳播開來;京兆府每個月都得用生石灰對各處暗溝、垃圾場消一回毒。
楊則到得晚了;自然沒有好位置;舉目四顧;只見人山人海;怕不有十萬人擁於一處。若不是這幾年舉辦球市;令京兆府有充足的應對大型集體活動的經驗;只怕早就發生擁擠踩踏了。
“葉郎君在哪?葉郎君在哪?”
他聽得四處都有人在問;心中不禁大奇;就算那位葉郎君天人一般;也不至於為萬眾所矚目。
他卻不知;這世上最易惹動人心的;便是大人物的秘聞;特別是關係到閨闈的秘聞;總是能以超過奔馬的速度傳播開來。有關李隆基與李林甫爭奪葉暢這個佳婿的訊息;早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了。
再起上此前葉暢身上的種種光環;詩才;書法家;仙醫弟子;理財專家;開疆名將……無論百姓對哪方面有興趣;都能在葉暢身上找著落點。
到得巳時三刻;獻俘終於開始。盔明甲亮的官兵將士先自春明門外開進來;入門之前;對著城頭的華蓋黃傘高呼三聲“萬勝”;那聲音如雷如瀑;讓人熱血沸騰;便是來看熱鬧的升斗小民;也禁不住跟著高呼起來。
春明門城樓上;李隆基忍不住笑了起來。
此次獻俘;原本只是為了掩飾朝廷當中的**;特別是楊慎矜與楊洄二人出事後在民間產生的不好聲音;但此刻;李隆基心中卻覺得;即使不為此;也應該辦這樣一次獻俘;提振一下民心士氣。
“這些將士當真威風;不愧是能將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精銳。”這是城下一些百姓的議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葉十一久不寫詩;如今他在遼東的詩傳回來;果然不愧是能在邊疆立功的名將。嘖嘖;說得也是;男子漢大丈夫風光當如是;我明日就要奔赴邊關;自薦立功”這是某位書生在大發感慨。
他們卻不知道;起頭的這些官兵;都只是從禁軍中挑出的樣子貨;真正參與遼東大戰的軍士;卻是一個都沒有。
“終有一日;我要教咱們的將士;真正受此榮耀。”葉暢也覺得心中激情澎湃;忍不住對旁邊的善直說道。
周圍人聲噪雜;但這句話還是傳到了善直的耳中;他看著葉暢;咧嘴笑了起來。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
這種正式的場合;善直原本是要穿著袈裟來的;但這莽和尚穿了袈裟不象大師倒象土匪;就連他自己也看不下去;於是又換了套武將的服飾。
聽得葉暢這樣說;他心中甚有同感;浴血奮戰的是邊關的將士;獲得榮譽與稱讚的卻是京裡的這些老爺兵;怎麼想也讓人不爽。
唐軍進入之後;緊接著便是俘虜。送往長安的俘虜其實不多;也就是五百餘人;若不是為了滿足李隆基好大喜功的需要;葉暢原本是要將這五百餘人盡數扔進礦井裡去的。
長安百姓是見多識廣;一見便知是真的契丹人;而且葉暢挑出來的都是些長得醜陋兇悍的;故此眾人見到之後;更是嘖嘖稱奇:“這些契丹人可都是凶神惡煞一般;也不知遼東那邊是如何將他們捉住的。”
城上的李隆基看到這些兇悍的契丹人;也若有所思。在他登基以後;邊事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對付北方的突厥與西面的犬戎;對付契丹人的事情做得少一些。現在看來;這些契丹人也同樣是大唐之敵;只不過如今還暫時幼弱;若是給他們在遼東站穩了腳;過個數十年;甚至有可能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
旋即李隆基便啞然失笑。
數十年後啊雖然臣民們一天到晚在喊萬歲;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