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他點了點頭:“刑兄既然如此說;我們就放心了……還望刑兄說到做到”
“放心放心;我可對神佛發誓;絕對做到。”刑滓一邊說;一邊奸笑起來
第一卷誰乘星槎破虛空 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
洛陽太學生挑戰葉暢的訊息;成了這幾日裡整個長安城的話題。
眼見馬上過年了;長安城正熱鬧著;有了這個話題;那熱鬧就更上一層樓。每日都有人跑到東門外;看搭的賽棚一點點立起;然後還有商家把門路走到京兆尹處;試圖如同球市一般;給自己打個廣告。
這如今成了京兆的一筆重要收入;京兆尹上上下下都眼巴巴望著;等著年前再分潤上一筆。不過天子盯著;京兆尹王也不敢做得太過份;只是準了其中幾個穩妥的。
十二月十一日轉眼到了;試棚已經搭就;萬事俱備;似乎只欠東風了。
“王倒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啊。”葉暢聽說之後;笑著向身邊葉安道。
“確實;地方不可太遠;亦不能太久;既要有棚頂;又不能遮著城樓上天子的視線;王這個人;還是有幾分本領。”
“拍馬屁的本領;搜刮百姓的本領。”葉暢喃喃說了一聲;表示不屑。
他確實看不起王;這廝為京兆尹、京畿採訪使;為了與楊釗爭奪聖寵;顯示自己也有不遜於葉暢的理財本領;他拼命搜刮百姓;巧立名目;表面上是減免百姓稅賦;實際上卻將某些稅賦收到了二十年後——至於百姓能不能湊出這筆錢來;就非他考慮的事情了。
如今京畿一地;幾乎所有的自耕農都消失了;全部轉變成了權貴富豪的佃農甚至農奴。
“淳明;你的那些小師弟們;有沒有把握?”葉暢又轉向立在身邊的少年
十一載時光;讓當初十二歲的小小少年;變成了二十餘歲的小夥。當初黑瘦矮小的身材;現在已經高挑、健壯;而當初麻木的眼神;也變得靈活、生機勃勃。
抿著嘴笑了笑;葉淳明道:“郎君只管放心;我雖然愚駑;蔡晨果、嶽曦和楊帆卻非同一般;便是張師;也說他們三位青出於藍。”
張師就是張休;僧一行的俗家侄子;原本史上默默無聞的人物;卻因為結識葉暢而成為當今首屈一指的數學、物理和機械大師。隨著葉暢對這個時代的影響越來越大;象張休這般命運發生巨大改變的人也越來越多。
不過;張休這等國寶級人物;葉暢卻不敢將他留在長安;被人拐去就非常不妙。他一直是留在遼東旅順;從天寶六載起就在旅順開辦學校;淳明讀書成績雖然不是很出眾;卻因為對葉暢的忠誠與個人的穩重;而成為張休的助手。
提起自己的那三位師弟;淳明看著葉暢的目光就充滿了敬佩。張休曾經不只一次地說道;若不是葉暢的這一套學制;根本不可能讓這些孩童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一個個學有所成。
與太學生們比試數學的;當然不會是葉暢自己——葉暢自己下場的結果;十之**是輸;原因在於他看不大懂這個時代的數學表述方式。但是淳明提到的那些人卻不同;張休將葉暢帶來的新式數學、自己跟隨叔父所學的舊式數學;融合在一起傾囊傳授;使得這些少年們身兼二家之長;自然不會出現連題目都看不懂的事情。
“雖是如此;明日之賽;還是須取全勝才行。”葉暢沉吟了一會兒;然後道:“淳明;你將他們三位召來;隨我去試場看看。”
“是”
淳明對他的安排沒有任何懷疑;應了一聲便出去。葉安有些奇怪:“還要去試場看?”
“那是自然;熟悉考場嘛……”
想到另一世裡每到大考之前;學生們總要去熟悉一下場地;葉暢忍不住微笑起來。
不一會兒;蔡晨果、嶽曦和楊帆被帶到他面前來。
說來有些遺憾;葉暢的私學;最初是為了培養葉家子侄中的人才而設的;只是同時還招了數量相等的修武各姓子弟、葉暢託人買來的孩童;三者各佔三分之一;但是葉家子弟成才率低了些;最初的那些孩童們幾乎沒有什麼象樣的人物出現;就連葉暢的侄子葉鑄;學問也只能算是一般。倒是外姓的子弟中;出了一個蔡晨果;買來的孩童裡;則出了嶽曦與楊帆。
蔡晨果如今已經十九歲;個頭不高;臉上帶著笑;極是自信的模樣。嶽曦與楊帆體型偏瘦了一些;兩人比蔡晨果小一歲;但個頭反而比其要高。他們都是天寶三載入的學;如今已經過了八年;每日要花四個時辰學習;兩個時辰勞作、鍛鍊;可謂智體雙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