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3 / 4)

小說:盛唐夜唱 作者:死磕

中此時也甚為愧疚,聽得此語,搖了搖頭:“不可,不可,賊既奪城,必有封賞,若燒了國庫,便只能取之百姓。失德有罪者,朕也,豈可因朕之過,使百姓遭難!不如將國庫留給他們,元重困吾赤子。”

楊國忠心裡暗罵了一聲糊塗,但李隆基既然說了,他也不好再進言。出了長安,向西過咸陽,此時天色漸明,他們渡過渭水上的一座便橋,楊國忠心中憂慮,有意留在後面,在過橋之後,他喝令士兵道:“將此橋燒了,以阻追兵!”

那些士兵面面相覷,都有些不情願。楊國忠大怒:“若令逆賊追上聖駕,你們負擔得起麼?”

士兵們心中有氣,只是覓來柴禾,準備將橋燒燬。見火勢點起,楊國忠心中歡喜,上馬向前,跑到李隆基面前表功道:“陛下,接下來可以稍稍安,臣已令兵士燒了那座橋,賊人便欲過河,亦需繞道了。”

李隆基此時已經上了轍軌列車,聞言大驚:“此橋乃出京之必須之道,若是燒燬,京中百姓欲逃生,當如何逃走?而且葉暢還在後方殿後,怎麼能燒此橋,令其陷入絕境……高將軍,你速速回去,令人撲滅火勢!”

高力士橫了楊國忠一眼,從車上跳下去,要了匹馬,飛奔回頭。楊國忠訕訕道:“若是燒了橋,葉暢背水一戰,或能得取全功。”

李隆基又看了楊國忠一眼,沒有作聲。

但楊國忠卻覺得全身冰冷,因為李隆基這目光裡,除了鄙夷與厭惡,再沒有任何情誼。

李隆基並不是真糊塗,只是年老之後,耽於享樂,不願意親理政事,現在雖然出於自保,他並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葉暢,但還不至於想要葉暢的性命。

楊國忠這番話,當著這麼多將士的面說出來,可以說,已經觸及了李隆基的逆鱗。若不是看在楊玉環面上,他立刻就要發落楊國忠了。

即使如此,他心中也是不滿,盤算著大局穩定之後,便要罷去楊國忠的宰相職務。如今天下動盪,也確實需要一個夠分量的人物來承擔罪責,楊國忠似乎就是最好的人選。

至於空出的宰相位置,葉暢自然可以接任,不過這一次為了避免再出權相,當再安排一人制衡……

李隆基心中所想的,楊國忠並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此次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之上,心裡越發憂惶。旁邊的陳玄禮看到這一幕,若有所思,然後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微不可覺地點了一下頭。

以他二人對李隆基的瞭解,當然知道,楊國忠現在是徹底失去了聖眷,即使是楊玉環,都未必能保得住他的官位了。

陳玄禮心裡也有自己的主意。

此次太子政變能夠如此順利,楊國忠上了安祿山的當是其一,他陳玄禮亦有不小的責任。

眼見李隆基年邁,為了子孫富貴,陳玄禮在暗中與李亨頗有往來。此次禁軍中一些倒戈的將領,便是陳玄禮默許之下,李亨暗中安排的。

陳玄禮原先以為,李亨只是為了穩固自己的位置而安排些許人手,這是人之常情,他根本不知道李亨竟然有安祿山這麼大的強援,否則也不敢給予這樣的便利。

若不是安元光臨時發覺有問題,拉著他在僻靜處詢問,事情只怕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現在逃難之中,故此無人追究,但事後,必然會清算此事,若是他不能將全部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就算到時未被重治,但失去聖眷是肯定的。

想到這裡,陳玄禮的目光就有些陰森。

高力士神情依然,他不會選任何一邊站,只會站在李隆基需要他站的地方。

他們逃跑途中各懷鬼胎且不提,只說金光門這邊,在他們離開之後,大約又等了小半個時辰,此時長安城都已經騷動起來,不少人自這西門外逃,若不是卓君輔等組織得力,只怕要將金光門堵住。壽安翹首東盼,終於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趕了過來,她連忙迎上去:“十一郎,你沒事吧?”

“沒事……陛下呢?”

聽得葉暢詢問,壽安心中羞愧,一時不知怎麼回答。旁邊的卓君輔道:“楊國忠以為長安不可守,唆使陛下西巡了。”

“此時陛下還聽楊國忠的?”葉暢吃了一驚:“高力士與陳玄禮如何說?”

“他們也贊同西去!”

“也罷,也罷。”聽得這裡,葉暢發覺壽安情緒不對,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確實是守不住了,我們也退吧!”

“十一郎哥哥!”壽安忍不住嗚咽著哭了起來。

“莫哭,莫哭,咱們還會打回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