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1 / 4)

小說:盛唐夜唱 作者:死磕

“成了……半個晚上啊……”杜甫捻著須答道:“寫這等文章,當真不是人乾的……我要加薪才成!”

“杜公太過挑剔,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當然覺得難咯!”那編輯一邊笑著一邊道:“接下來就是在下的事情了……在下這就將之送到印場去!”

《民報》報社已經從長安遷到了洛陽,最初時是為了針對都畿道、河南道的民亂之事做最近距離報道,民亂平定之後,杜甫還沒有來得及將之遷回長安,李亨與安祿山就已經發動了政變。這讓《民報》沒有陷入長安的泥潭之中,可以照常發行。

對於不少百姓來說,甚至有不少官員,從《民報》上獲取京畿附近的訊息,是他們瞭解局勢的唯一訊息來源。所以《民報》的銷量,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不減反增,而杜甫也抓住時機,接連推出增刊,每有重大訊息,他都是第一時間釋出,並且加以評論。

李亨這個“太子”沒有獲得四方支援,《民報》出力甚巨,杜甫公開評論其人乃“亂臣賊子”,甚至在局勢還沒有明朗之前,就稱李亨與安祿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而在安祿山強行徵募長安近畿百姓時,又竭力鼓動百姓逃離長安。

“快去印吧……”杜甫笑著說道。

史家不幸詩家幸,同樣,國家不幸報社幸,自洛陽民亂以來的動盪,讓《民報》的影響極度擴張,這個成績,令杜甫在這樣的情形下,也忍不住暗自高興。

“大捷,大捷!”

那個負責印刷的編輯還沒有出門,門被砰一聲推開,另一個編輯快步跑了進來,一臉都是興奮之色。

“什麼,大捷?”

“正是,葉公卓君輔部大破田承嗣,陣斬田承嗣本人,安祿山全軍潰退!”

“什麼時候的事情?”

“五天之前的事情,安賊斷絕交通,掩飾他的敗績,但咱們的人還是繞道將訊息傳了過來!”

《民報》也有自己的資訊渠道,杜甫先是為這個訊息而歡喜,然後又有些沮喪:原先寫好的文章,現在顯然不合時宜,應當再寫過了。

旋即他皺起了眉:“不對,長安的訊息,已經有五天沒有了?”

雖然安祿山一黨控制了長安城,但在五天之前,憑藉一些灰色的渠道,杜甫還可以同城中的人聯絡,城中甚至有些富貴人家透過賄賂逃了出來。但是這五天裡,長安內外斷絕,就是潼關那邊,這幾天也沒有人員進出了。

“是……”

“長安有大變!”杜甫臉色變了:“立刻想法子聯絡長安城中的……不,想法子送我入長安城!”

“這個時候如何能入長安城?”底下的編輯們都驚呆了。

“若不能親身在其側,如何能知道最準確的訊息。上回逆賊悖亂,我不在場,已經是平生之憾,這一次能猜到長安城會有大變,我若還不在場,那更是畢生恨事!”杜甫握著拳道:“我們辦報,其實就是在治史,身為史家,再沒有比‘其時吾在當場’更令人激動了!”

幾個編輯、文員相互看了看,不由得苦笑。這位杜公如今可真是拿著治史的精神頭去辦報,他這樣說,那就是下定決心了。

“長安城中會有什麼大變,莫非是葉公打來了?”

“不是,安祿山與逆亨,這個時候只怕要翻臉了!”杜甫道。

“這怎麼可能,此時他們新敗之後,正須同心協力才對!”

“正是因為新敗,故此必然翻臉。”杜甫冷笑道:“小人唯有利益之合,如今利盡,自然要分了。”

他這幾年點評時政,政略眼光頗有長進,因此能看出位於長安的這個篡逆朝廷的弱點:缺乏真正的團結。李亨此前是要藉助於安祿山的兵力,而安祿山則需要藉助李亨的號召力,若是一切順利,二人的這種合作關係可以維持下去,直到消滅所有敵人。但現在安祿山遭遇大敗,李亨對於他的治軍能力必然會產生懷疑,這等情形之下,即使李亨不為難安祿山,也會另外再尋軍事上的支柱,而安祿山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故此,長安城中,必然有一場新的風暴!

“杜公,你如今乃是逆亨與安賊的眼中釘肉中刺,如何能入長安?不如換我去,只要事情發生之時,我們報社有人在當場即可,杜公何必與我爭這個虛名?”

有個編輯靈機一動道,本意還是想勸杜甫,但杜甫哈哈笑了起來:“休要糊弄我,趕緊做好準備,帳上給我支一千貫錢,另外備一匹馬,我今日就出發!”

說到這,他又有些擔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