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會不存在了,她都要這麼做。
要她坐以待斃,看著耶律烈的計謀得逞,從小跟她青梅竹馬,待她如親人的楊家軍慘死在耶律烈的手中,她做不到!她做不到!
可是楊勳的馬已經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天的盡頭,她再也追不上了。
怎麼辦?怎麼辦?
楊勳常年征戰沙場,此時又有急事,騎馬技術自然高出她幾成,她再這樣追下去,就算追到天亮,也未必趕得上他,反而耽誤了大事。
眼下的情形,就算是告訴了楊家軍耶律烈的陰謀,整場戰事結果又如何?
楊家軍如今身陷囹圄,自身難保,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兵,就是大宋的皇帝!
對,父皇,她的父皇趙光義。
只要她能說服趙光義派兵增援楊家軍,再撤軍,重整旗鼓,那這場戰的悲劇就不會上演。
她與其想著追上楊軍,倒不是儘快趕到父皇那裡,求得援兵實在。
於是趙如煙快馬加鞭,向趙光義駐軍的皇營趕去。
*
耶律烈負傷回到遼營,一面讓軍醫為他包紮傷口,一面便調集十萬精銳之師,全力攻向寰州。
他這麼做一是要趕在楊四郎跟楊家軍匯合之前,給楊家軍一痛擊,不想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二來也是要給趙如煙跟楊勳一點教訓,他要讓他們知道,他耶律烈不是好惹的,敢招惹到他的人,都絕對沒有好下場。
遼軍壓境,寰州轉眼危在旦夕。
而楊業得知東路大軍和中路大軍已然全軍覆沒,悔恨至極,但他同時也奇怪,他們大宋此次對遼的三路大軍布軍縝密,遼軍不可能攻破他們的防線,除非耶律烈一早就知道他們的作戰計劃。
但是不可能啊,耶律烈雖然身經百戰,但他畢竟不是神人,怎麼能如此肯定他們宋軍的作戰方略,除非有奸細!
但奸細會是誰呢?要知道戰略布軍除了他跟皇上,大宋就只有幾個軍機要臣知道,他們都身居要職,不可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