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說道:“這也是從戰略上考慮的,重慶有著三峽天險,且三面環山,易守難攻。而且距離抗日的前線距離較遠沒有太大威脅,比較安全。而武漢過於靠近前線,而且是個平原,不利於防守,而昆明雖然遠離前線,但是靠近香港等地,此時香港等地也已經出現了日軍的身影。”
淞滬會戰已經進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隊雖處於被動地位,一再後撤,但仍控制上海,這無疑是與日本當初的判斷和盤算背道而馳的。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同中國這個龐然大國比拼耐力和韌勁,,是萬萬消耗不起的,因此惟一途徑即是速戰速決。
此時,日本統帥部對於日軍經數次增兵後依舊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甚至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會戰態勢,感到極為惱怒,同時也大為焦急。大本營經過審慎研究商討後,認為中國已傾全國兵力之五分之三雲集上海,已然擺出決戰架勢,而此前日軍一直放主力於華北方向尋求決戰無異戰略部署的浪費,因而提出目前刻不容緩的是迅速結束上海戰役,並決定將戰略重點轉向華中、華東。
為此,決定成立華中方面軍,日軍統帥部還於10月20日下令從華北和國內抽調國崎支隊(第第第2後備步兵團等部隊。準備實施登陸作戰以開啟局面。同時命將在華北的中島今朝吾第16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序列,淞滬前線日軍現存兵力至此增至20萬人。其中包括陸軍第4艦隊主力及空軍力量。
此刻日本在上海派遣軍序列的師團以及分別的兵力:總投入34萬人,現存20萬人
第6師團:谷壽夫中將,參謀長下野霍一大佐人
第109師團:山岡重厚中將,參謀長倉茂周藏大佐人
第114師團(宇都宮):末松茂治中將;參謀長:磯田三郎大佐人
第3師團(名古屋):藤田進中將參謀長:田利雄大佐人
第9師團(金澤)吉住良輔中將參謀長:中川廣大佐人
第101師團(東京)伊東政喜中將參謀長:西山福大佐人
第18師團(久留米):牛島貞雄中將;參謀長:小藤惠大佐人
第16師團:中島今朝吾中將,參謀長中澤三夫大佐人
以及一個坦克師團坦克人
國崎支隊(第第9旅團人
獨立山炮第第2後備步兵團,總計約2萬人
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之宣告: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至此,淞滬會戰結束,整整拖延了日軍三個多月的時間,犧牲了兵力卻達到近30萬人。
'。。'
第95章全軍開拔之先鋒隊
第95章全軍開拔之先鋒隊
第95章全軍開拔之先鋒隊
在10月底得時候,龍飛因為擔心國民軍隊如同歷史一樣,幾十萬大軍的撤退變成大潰敗,從而使得日軍有機可乘,於是私底下向戴笠說明了其中的重要性,希望戴笠能夠對蔣提提建議;多叮囑一番。
可惜,龍飛失望了,很痛心,從11月初,國民政府的軍隊在消耗越來越來,戰鬥力越來越弱的時候,喪失了戰鬥的信心和漏*點,以至於,國民政府的遷都,以及制定撤退計劃都沒有得到有效地執行。戴笠其實也想蔣建議了,可惜此時**戰士的情緒不是區區一個建議就能改變的。
蘇州失陷,宜興失陷,無錫失陷,吳興失陷。局勢依法不可收拾。
此時龍飛在考慮到底是此刻立刻趕往南京,進行隨後的南京保衛戰,還是前往即將進行的江陰保衛戰,考慮一番龍飛覺得還是直接前往南京,因為江陰保衛戰歷史上才僅僅維持了5天,面對著日軍海陸空三方面的圍攻,江陰要塞肯定也會失陷的。就算龍飛想要改變結局,但也需要時間才行。
此時,在大軍開拔前,龍飛已經給先遣隊下了第一個任務。先遣隊並非是陸軍,而是成立時間最短的潛艇第一艦隊。潛艇艦隊成立僅僅兩個多月的艦隊但此時已經達到比預計的90艘多了30艘,龍飛將艦隊分為四個大隊。艦隊的由前段時間留德回來的劉洋負責指揮。
劉洋也是因為在德國瞭解到祖國正受到日本的侵略,所以熱血男兒的他提前完成了學業,剛準備回國,便被劉易斯安排的那些手下注意到,對他進行了勸說。
劉洋在得知他即將投靠的是龍飛的部隊,感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