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朝鮮血凝結成的友誼考慮,劃割給朝鮮一部分,方才使之成為中朝兩國界山。
不覺我已經在這裡半年,時間告別了2001年邁入了2002年。我看著眼前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裹了裹身上的狗皮襖子輕輕摟了摟霍晶瑩的腰。這是2002的第一場雪,比2001年來得稍晚一些。
“樓啊,又在這裡看雪景呢?外頭賊冷,可別把你媳婦兒凍壞了。”年約60的放山人老林頭兒裹著襖子,帶著5…6個後生打我身前走過好心的提醒我道。電廠選址在長白山下一處山坳裡,這些靠山吃山的放山人隔三差五的就會打電廠門前經過。一來二去的,我就和他們混熟了。何謂放山人?就是上山挖人參的人。不過人參在這地界上不叫人參,叫棒槌。當地老鄉更多的則是稱呼老林頭他們為挖棒槌的,放山人則是我這種外鄉人才說的稱呼。
“林叔,您今兒又準備放山呢?這麼大雪,能有棒槌麼?”我將手攏在狗皮襖子裡,吸了吸鼻子和老林頭打著招呼道。本來最開始和他認識的時候,我是管他叫大爺的。不過人家不領情,非要我喊他叔。說他只是面相老,心態還是很年輕的。反正如此幾次之後,我也就依了他,從此喊他林叔了。
林叔放山的手段很厲害,只要他上山,就沒有空手而回一說。而且棒槌品相不好的他還不要。按理說,一般放山的最佳季節是在每年的七月。可是老林叔說,那個時節雖然棒槌容易找,可是相對的人也多。往往發現人參之後,放山人一句棒槌出口,轉瞬周遭山裡就回應起一片快當快當聲。放山這活兒有講究,不吃獨食。你一聲棒槌出口,只要人家回應了。不管他是路過的,還是同行,都得分一份給人家。
要說以前,林子沒受到如今這麼厲害的損壞。裡頭的棒槌也多,現如今林子的面積是一年比一年小,裡頭的棒槌也隨之減少了許多。有很多六品葉甚至是七品葉的老參,不是被人挖了,而是被那些鏟土機挖掘機給毀了。
“能有啊,怎麼不能?樓啊,等著天氣暖和了,我帶你上山溜溜開開眼去?”老林叔照例在電廠門前的小超市買了一些烈酒還有一些火腿腸。電廠建在這裡,目前來看帶給附近村民最大的好處,也就是這家小超市裡齊全的貨物了。
烈酒,是老林叔為自己準備的。山上冷,他隔三差五的就得抿上幾口驅寒。火腿腸則不是他吃的,而是他買給自家的那條老獵狗阿黃的。阿黃每次都會陪著老林書放山,白天搶在隊伍前頭充當驅趕野獸的尖兵。到了晚上,它就是老林叔的一床天然的褥子外加隊伍裡的哨兵。有個風吹草動的,最先反應過來的總會是阿黃。老林叔放了半輩子山,自打有了阿黃後,就再也沒受過傷。他將阿黃看作自己的護身符,好吃好喝的養著,從不吝嗇。
“那好啊,我且還得在這裡待段日子呢。等雪化了,我就跟您上山走一趟,看看您都是怎麼放山抬棒槌的!”我摸出一盒煙來,給老林叔和他的同伴們挨個遞了一圈之後在那裡笑道。我知道一些放山人的規矩,挖人參不能說挖,得說抬。我這麼說,也是有心給老林叔一個好口彩。
“那就借你的吉言了,這回要是抬個七品葉回來,我做主分你一份。”老林叔聞言自然是眉開眼笑的,還沒上山,就有人在他面前說抬棒槌的事情。站在他這個老放山人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了。
“那行,那我可就這裡坐等著老林叔你的分潤了啊。等你們回來,請你們喝酒!”在這裡待了半年,每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走屯竄巷子的和人扯淡,看看周圍屯子裡來了生人沒有。如果有,都住誰家,啥時候來的準備啥時候走。一來二去的,和周圍屯子的村民們混熟了之後,這些活兒基本上不用我去做了。山裡人實誠,一起喝上兩次酒,就有人主動請纓幫我留意著。
也有人問過我,為啥對屯子裡來沒來生人這麼關心。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摸出我的工作證。將電力公司保安大隊大隊長的身份亮出來給他們看,然後在那裡忽悠著人說是為了防止電廠建設期間,有外來的賊惦記那些建設材料。電廠建立在這裡,讓周圍幾個土屯子熱鬧了許多,大家的生活物資方面也比以前豐富了起來。而且他們也知道,過不幾年,電廠正式投產之後,會在屯子裡招收一些土地工進廠子上班。所以為了自家崽子們今後的飯碗,大家夥兒對電廠還是挺上心和擁護的。
什麼叫作土地工呢?就是在建設一些工程的時候,如果壓佔了當地居民的土地。工程完結之後,就要補償性的外放一些招工指標。讓那些居民的家屬,能有一個飯碗。這也是工程建設中一項不成文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