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間。 就在遼東城化為人間煉獄的時候,點燃的烽火經過了一座座山城,一座座礙口,最終訊息終於傳遞到了蓋牟城和新城,頓時就在兩方引發了譁然。 蓋牟城內。 砰的一聲,原本緊閉起來的大門被從外面重重的推開,刺目的陽光灑進來的一瞬間,一道莽撞的身影也隨之衝了進來,滿是急切的喊道。 “報!” “緊急軍情!” “遼東城點燃了烽火!遼東城需要支援!!!” 正堂內,蓋牟城主正在同上下官員以及城裡面的諸多豪強們商議蓋牟城的防禦問題,聽到這話,所有人盡皆一臉愕然的看了過去。 “遼東城點燃了烽火?” “我沒聽錯吧,遼東城竟然求援?” “這訊息是真的假的?” “不會是看守計程車卒不小心點燃了烽火吧?”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盡皆都是懷疑,每一個人都不相信這個訊息是真的,畢竟那可是遼東城,當年硬生生抵擋住了隋朝百萬大軍的堅城。 更何況城裡面兵馬和青壯加起來有十萬左右,沒有二十萬的兵馬,根本就拿這座堅城沒有絲毫的辦法。 這樣的情況之下,遼東城竟然會求援? 若不是說話的人乃是城主的公子,在場的所有人都要開口嘲笑,乃至於是開口呵斥了。 城主皺了皺眉頭,感覺這個兒子此刻魯莽的行為簡直丟了自己的臉,但是當著這麼多外人的面他又不好開口訓斥,只是沉著臉問道:“你可確定?真的是遼東城方向傳來的烽火?” “千真萬確。”那名年輕人絲毫沒有注意到氣氛的異樣,只是照實說道:“孩兒親眼所見,烽火就是從遼東城方向傳過來的。” 烽火也是有特殊的約定的,從哪裡來的都有特殊的路線,他之前在高山上看的一清二楚,十分肯定就是遼東城傳來的烽火。 “而且,這並不是誤點燃的烽火,孩兒在烽火臺那裡等待了很久,都沒有見到遠方的烽火熄滅,應該就是遼東城求援的訊號。” 此話一出,頓時整個大堂裡面的氣氛就嚴肅了起來,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只是…… “昨天我們才剛剛收到遼水方向的烽火示警,今日就收到了遼東城的烽火示警,這?” “根據之前的情報,唐軍僅僅只是先頭小股軍隊進犯,最多三萬人而已,這麼點兵馬都不說能不能順利渡河了,更不要說進攻遼東城了。” “這其中會不會有假?” “不會。崔可器應該沒有那個膽量拿烽火開玩笑。” “那就是唐軍真的兵臨遼東城了?反正我們沒有收到唐軍大軍的訊息,那情報上說的大唐名將侯君集此刻約莫還在幽州境內,連遼水都沒有過。” 一時間,在場所有的人又一次的沉默了下來,這情況屬實有些詭異了,詭異的讓他們有些拿不準真的情況了。 但是,他們心中也都十分的清楚,既然遼東城已經發出了烽火,那麼蓋牟城就必定要出兵前去遼東城。 反之也是一樣。 這都是當初大對盧淵蓋蘇文的安排之一,他們對於這個安排絕對是無條件服從,畢竟淵蓋蘇文的聲望如今在整個高句麗無人能及,哪怕是陛下都有所不如。 “既然烽火已經點燃,並且確認無誤,那麼我們蓋牟城必定會出兵前去相助。”蓋牟城城主直接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不管遼東城為何燃起烽火,他們只要派遣兵馬前去看看就行了。 “那我們要派遣多少兵馬前去合適?”城主的話語剛說完,下首第一位的官員就立刻問道,出兵多少也是個問題。 “若是真的有敵人出沒,出兵太少的話,恐怕會被對方抓住機會吃掉,這等於就是送羊入虎口。” “可若是太多的話,蓋牟城的力量就會減弱,若是這個時候恰巧敵軍來襲,蓋牟城就會陷入危機。” “而且遼東城雖然足夠的大,但是此刻城裡面的軍民也差不多到達了極限,若是派遣兵馬過多,恐怕會加大遼東城的負擔,也會讓前去增援的將士們不滿。” 不患寡就患不均。 更何況是大軍前來救援,若是安排不好的話,非但會埋怨遼東城,恐怕也會埋怨蓋牟城,若是失了軍心,那麼將來就不好驅策了。 這些道理在場的人心頭都明白,因此誰都沒有在這個時候貿然插話。 城主也明白這其中的關竅,眼下唐軍進攻在即,最遲明年就會大戰,這個時候正是安撫、收攏軍心的好時候,絕對不能失了軍心,以至於將來大戰之時,對方推諉不用命。 “城中目下總共有多少兵馬?” “回城主,城中步卒兩萬人,馬步弓手兩千名,騎兵三千六百騎。青壯輔兵可徵召兩萬!” 聽到這話,城主眉頭皺了皺:“你們說,要分出多少兵馬前去救援遼東城合適?” 這兵馬總共就這麼點,無論怎麼分都不合適。 下面的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間交頭接耳了一番,最終還是有方才說話的那名官員回稟道:“城主,依我等來看,何不將城中所有的騎兵都盡數派遣出去,城內豪強們願意在湊一千四百騎出來,組成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