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殿寂靜中,那名宦官深吸了一口氣,抬起手中的聖旨繼續讀了起來。 “……賞賜軍功田千畝,加封食邑五百戶,實封一千戶。” 一連串的厚賞聽的下面諸多的朝臣眼睛都直了。 媽的!!! 又是這麼厚的封賞!!! 軍功田千畝。 加封食邑五百戶。 要知道王成上一次封為靈武縣伯的時候就已經實封了食邑七百戶,加上現在的五百戶就是一共一千兩百戶的食邑。 其中更是實封了一千戶! 這可是實封一千戶啊,就是一般的郡公都未必有這麼高的實封食邑啊。 這!? 這! 所有人一臉震驚的望著上首笑吟吟的李世民,心中已經開始了呻吟,這封賞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就算是長孫無忌等參與確功封賞的人都是一愣,這跟他們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樣。 陛下竟然專門又新增了封賞! 但是,他們心中的念頭都剛剛落下的時候,耳畔就傳來了那名傳旨宦官繼續的聲音。 “王成勠力為國,身先士卒,為國表率,人品忠正,堪稱一代良才,國之棟樑,經太上皇欽點,特尚九江公主,擇日完婚!!!欽此!” 嘶!!! 霎時間,整個大殿上響起了一連串倒吸冷氣的聲音。 驚! 靜! 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全都呆呆的望著那名傳旨宦官,大腦裡面瞬間就陷入了空白,機械一般的轉頭看向了王成。 為什麼? 除了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少數李世民的心腹知道具體的情況之外,所有人都是呆呆的望著王成,心頭就只有這一個念頭。 李世民對於王成厚賞簡直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王成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冠軍侯、雲麾將軍,此刻更是要尚公主,轉眼間就要成為一名外戚。 疑惑、不甘、嫉妒、不相信…… 種種情緒不斷的湧上這幫人的腦海,他們徹底的想不明白,李世民為何就要這般厚賞王成。 尤其是那些元從老臣們,一個個嫉妒的眼珠子都紅了,其中一些早就有意自家子侄尚公主的更是嫉妒的面龐扭曲了起來。 雖然,他們心中都清楚,李世民這樣封賞絕對有李世民的理由,甚至左右僕射、乃至三省六部的頭頭們肯定都是首肯了的。 但是,他們就是不服,更是心中不甘。 當即就有一名皓首老臣直接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冠軍侯的封賞太過了!!!臣等不服,請陛下明示!!!” 他的話語一落,諸多的元從老臣盡皆站了出來,齊齊的站在了那名皓首老臣的身後,一起朝著李世民拱手道: “臣等不服!請陛下明示!!!” 上一次特旨拔擢也就算了,畢竟是戰敗了頡利的三十萬大軍,但是這一次憑什麼啊? 就憑滅了突厥援軍? 就憑滅了突厥一部? 就憑馬踏了突厥王庭? 還是說就憑藉征討了一個朔方梁師都這種冢中枯骨!?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具體情況,也沒有親臨戰場第一線,甚至也不知道征討朔方的困難,更是遠在長安沒有了上次頡利兵臨城下之時的緊迫和危機感。 所以他們僅僅只是看到了唐軍摧枯拉朽,只是看到了梁師都兵敗連連,更是直接一戰就被滅。 當然,最主要的是,唐軍出征十多萬的大軍,除了留守朔方的大軍之外,迴歸長安的竟然仍舊有十萬多的人馬。 這一次征討朔方更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征戰完畢,更是可謂全師而還,人都沒有死傷多少。 哪一次征戰不是要死個萬八千人,更不是要說是攻堅戰了。 但是這一次征討梁師都前前後後這麼快的時間不說,竟然連人都沒死多少,這正常嗎? 這根本就不正常! 若是換了他們的話,他們也能夠輕鬆的將梁師都打個落花流水。 當即,一群元從老臣們就氣勢洶洶的站了出來,一個個大有李世民不給一個解釋,他們就不下去的意思。 他們嫉妒王成的功勞,更是嫉妒王成的封賞。 但是,他們這幫人根本就沒有弄清楚具體的情況,也不清楚此刻的李世民已經不是剛剛登基那個時候,地位還不夠穩的李世民了。 現如今。 李世民的威望早已經蓋過了李淵,勢力也是徹底的穩定了下來,當初還給他們這幫人幾分面子,現如今卻是懶得理會了。 當即,李世民就笑了笑說道:“王成所立下的功勳已經不需要朕在重複了,數次出征,全師而還,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了,更不要說馬踏突厥王成,使得突厥人驚厥,遠遁草原深處,讓大唐從此不在被動。” “當然,王成立下的功勞也還不止是這些,但是有些功勞,朕也就不一一表述了,若是你們想要知道,可以去問問左右僕射,他們可以告訴你們。” “現在,你們都退下,王成要上前來領旨了,不要耽誤了今日的正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