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誤會,有利於雙方的合作和理解,在蕭智和李思念的努力下,初步確認了參加聯席會議的人員名單構成和組織結構等問題。大會定於兩天後在總督府的禮堂舉行,包括軍方人員9名,政府文職人員7名,連蕭智在內總共17人參加。
會議在二天後舉行了,參加會議的有陸海軍的所有將領和政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蕭智作為聯席會議的主持人先作了言,在言中蕭智先做了嚴肅的自我批評,他承認在軍隊的擴編工作中犯了急於求成,輕敵冒進的錯誤,沒有考慮社會和經濟展的實際現狀,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同時他也詳細的分析了擴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指出要完成進軍本土這個目標就必須擴軍,必須持續的擴大軍隊的數量才能打破本土的防線,才能完成統一中國的目標。在蕭智做完報告後,李思念和林飛及劉永福分別代表政府,海軍和陸軍作了自己的建設報告,其後就開始了激烈的爭吵,三方代表就現在要不要擴軍,擴軍的規模和步驟,海軍和陸軍哪個更應該優先擴編等問題展開了爭執,經過五天的爭吵和妥協,在蕭智的調節下,三方終於達成了一個協議,協議要求: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內也就是在1895年12月之前,陸軍只能擴編三個師,海軍只能擴編完成剩餘的7萬噸的艦艇噸位使安南海軍噸位達到三十萬噸的規模,政府方面不再對經費進行阻攔和干預,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陸軍擴編不得過四個師,海軍正規艦艇規模在保持三十萬噸噸位的同時,五年內新增噸位不得過1o萬噸,即三五計劃完成時,海軍噸位不得過四十萬噸的規模,在三五計劃時軍隊的經費必須經過政府的審批和監督。
這個協議是安南省內部三方互相妥協的結果,對於三方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政府的文官們成功的在未來限制了軍隊的規模,並且獲得了經費的審批權,海軍和陸軍則可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斷的擴軍,而且不必擔心經費的問題。這個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最後經過蕭智等人的商議,這個協議被他們稱為《軍備自我限制協議》,可是後世很多人卻把它叫做《安南軍備擴張協議》因為根據這個協議,到三五年計劃末時也就是19oo年時,安南陸軍正規部隊將達到14師又一個旅的規模,總兵力約23萬人,如果再算上地方守備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的話,安南省的陸軍規模達到了43個師又三個旅,總兵力55萬人左右,是當時亞洲最大裝備最先進的陸上武裝力量,而海軍噸位則達到了創紀錄的4o萬噸的規模,就艦艇噸位來說這在當時世界上是僅次於英國海軍的水上力量,而且安南海軍都是裝備的新式的戰艦,火力猛,裝甲厚,航快,所以就戰鬥力而言,安南海軍在三五計劃末時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了,這還不算安南省地地方防守艦隊的噸位,要知道在二五期間安南省共淘汰了約1o萬噸級的老式艦艇,這些艦艇在安南海軍眼裡是過時的,可是在其他人眼裡卻是當時先進的戰艦了,很多國家在安南省將他們淘汰下來時,就紛紛表示希望購買這些艦艇以加強本國海軍的實力,這其中就包括英國,法國這樣的老牌海軍強國。最終在美國的斡旋下,安南省將一部分艦艇賣個了兩國,總噸位約25ooo噸總計五艘戰艦,其中法國獲得了三艘,英國獲得了兩艘。法國人三艘戰艦中包括一艘未改進型的“長江級”重型巡洋艦和兩艘輕型巡洋艦總噸位14ooo噸,英國人也得到了一艘未改進型的“長江級”重型巡洋艦,另一條是艘輕型巡洋艦。安南省肯賣給“長江級”,這使得英國人欣喜若狂,一直以來英國人都試圖得到一艘安南海軍的主力艦以加以研究,可是由於安南的嚴密封鎖英國人直到現在再能如願以償。由於英美兩國關係不錯,本來英國人希望能透過購買美國人使用的安南戰艦來加以研究的,可惜安南早有準備,在和美國人簽訂合同時就明確規定:在十年內,安南省賣與美國的軍艦隻得供美國海軍使用,任何非美國海軍人員均不得登艦參觀,其軍艦技術均屬安南省所有,任何人在未有安南省授權的情況下均不得使用,一旦被安南現技術洩漏,安南省有權銷燬該軍艦。這就使得美國人不敢把軍艦賣給英國人也不敢讓英國人上艦參觀。現在安南省把同級別戰艦每個了英國人也是的美國人鬆了口氣――終於不用在為軍艦技術的保密而擔心了。
安南省之所以敢把未改進型的“長江級”賣給他們自然是有了更先進的戰艦了,也不知道英國人是該喜還是該憂。蕭智現在卻很高興,一艘用過的而且過時的“長江級”戰艦賣出了新式改進型“中華級”的價格,真是賺大了!
………【第三十一章:北進的準備(4)】………
189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