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2 / 4)

小說:儒道聖尊 作者:丁格

以在廣闊的詩題中找到突破。

作為文院院首,又是舉人的姜承,他也同樣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自在童生試上讀到秦生的那首大作之後,又在幾次讀過秦生的詩作之後,姜承覺得秦生是詩文中的奇才,況且越是如此,才能越是彰顯出他們各自的心胸和情懷。

到了文廟,到了詩詞碑靈。

詩題以知,詩眼也已知,楊曉表情依然深沉,不露聲色的說道:“秦生小童,可知道了這一切否,如果沒有異議的話,秦生小童先行開始作詩吧!吾等以是老儒者了,也知道儒者的精神,不欺負弱小不欺騙弱小,所以,今天楊某和秦生小童,楊某身為老儒理應由秦生小童先行開始!秦生小童請吧!”

對於姜承所說的一切,秦生早就記在心裡了,沒有詩題束縛的詩作,根本不能難道此刻的秦生,秦生穿越而來腦中的書山可謂是一座書庫,絕世的詩作數不勝數,面對楊曉的曉之以理和謙讓,秦生雖然有些被動,但是也早有了應對之策,因為無論如何,秦生都不能第一個作出詩文。

所以,秦生頓時滿臉羞愧的說道:“楊老先生抬舉小生了,所謂文院文廟,這些都是聖者之地,如文院都是擁有文位的有才之人,文廟就更不用言說了,孔聖人的聖象說明了一切,小生不過只是一個文位的區區童生而已,所以絕不能先於楊老先生而率先作詩,如果小生真的先於楊老先生作詩文,那可真的會褻瀆了聖靈的,還請楊老先生先吧!”

此時此刻,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在文廟面前,在詩詞碑之前,無論是誰第一個作詩,都會很被動。

雖然如此,但是身為道縣老儒之首的楊曉,他在聽完秦生的所說之後,臉色鎮定的說道:“也罷也罷,秦生小童所說的甚是有禮,倘若真的讓一個童生在孔聖人面前先於一個秀才的話,也倒是真的有辱了聖道,如此之言,老儒就先開始了。”

楊曉完全沒有半點顧忌秦生,因為他知道凡是讀書修儒之人,沒有一定的知識閱歷和積累,是根本無法在轉眼間出口成詩的,這次,楊曉滿臉欣喜的容顏,因為他認為在孔聖人的面前,終於可以捍衛老儒者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自己口出成詩打敗秦生,就可以徹底斷了秦生拜天祭文的事情。

至此,楊曉昂首蒼天,短暫的閉上雙眼,沉靜。

所有在場的老儒者們,都知道作詩文看起來簡單,但是要真的臨場發揮作出詩文,也不是件易事,而且此次作詩和平常不同,此次是在孔聖面前文廟面前,在詩詞碑靈面前,所以他們都把各自的呼吸聲調勻,生怕驚擾了楊曉的思緒。

他們所擔心的,楊曉也知道,所以他閉上雙目,思維早已擴散在大地天空,他要儘自己的力量作出一首驚動詩詞碑靈的詩文,雖然他作的詩從來沒有驚動過詩詞碑,但是他的詩登上過縣報,也就是說離驚動詩詞碑靈只有一步之遙了。

於是,楊曉任自己的思想在大地天空飛揚,如清風縷縷,如白霧神秘亦如巍峨山嶽滾滾河流。

也就在眾人把目光都聚焦在楊曉身上的時候,楊曉慢慢的張開雙目,有神的目光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那目光深沉。

楊曉的目光掃視了眾人一圈,頓時淡定的說道:“楊某託孔聖之靈,大地萬物之靈,已經想到一首小作!”

聽到楊曉想出了詩文,眾人眼前一亮,更加緊緊的關注楊曉了,因為他們想知道楊曉所想到的詩文究竟是那一種題材的詩作,最關鍵的是楊曉的詩能不能驚動文廟裡的詩詞碑。 姜承說完,有神的看著眾位老儒,接著說道:“即為儒道,當亦知之,可知儒者真君子也,諸位先生老儒,難道也如儒道之外的市井小民,心胸如此狹窄亦是憑著相貌取人嗎?”

對於姜承所說,字字句句猶如針尖麥芒插入眾位老儒的咽喉,他們頓時啞口無言沉默無語。

這時,站在楊老身邊的一個少年背對著姜承和楊老輕輕的說了幾句,這個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秦生的表兄,擁有道縣神童之稱的朱文。

也不知道朱文究竟對楊老說了什麼,頓時間,楊老滿臉平靜的說道:“姜承不愧是我們道縣之文首,亦然,如果不答應和秦生以文論高低當顯得我等庸俗了,也罷也罷,就以文正道吧!我等倒要見識見識姜大人眼裡所說的秦大童生有多大能耐。”

聽到楊老所說,秦生這時說道:“大人,小生感激大人的賞識之恩,但是小生再如何也只是一個童生,豈能和這些道縣的老儒們談及以文論道,小生還是不參與了!”

面對秦生的推辭,還沒等姜承說話,楊老倒是爭先恐後的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