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親戚家,也不好什麼都不懂丟了房家的臉面。至於房遺則,倒真是最有福的,年紀小就是好。
盧夫人孃家本是河東盧氏一脈的分支,祖上遷居汾州,幾代人經營下來,在地方上也算是小有名望。更因著盧夫人嫁了當朝宰相,便是世居河中府的盧家嫡系一脈,對著盧夫人的孃家也禮讓三分。
盧夫人一母同胞的兩位兄長都不曾為官,大哥盧承年繼承家業,打點名下的商鋪田產,二哥盧承望則在汾州建了一家書院,自任山長。兄弟倆都是溫和寬厚的人,盧家老爺子雖然脾氣衝了些,但是人緣也都還不錯。
盧夫人將父兄一帶而過,話裡話外的重點都放在了內宅上。詳細說了內宅各人的喜好,還有一些忌諱,繁瑣細碎。要是仔細說來,盧夫人與兩位兄長都是嫡出,自然不會計較太多,偏偏盧家老爺子當日尚有三房妾生有子女,雖說分家的分家,嫁人的嫁人,可是卻依舊時常鬧騰出些事情來,盧家如今的事端也多是出自這些庶出的子女。永寧是最討厭這些繁雜的人際關係的,只聽了個頭昏腦漲。
盧家早就接著盧夫人要回來賀壽的信兒,盧夫人的母親盧家的老夫人算計著時間天天派人在城外候著,可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急得直上火,生怕自家閨女在路上出了什麼事。等盧夫人終於到了汾州,早就候著的家丁趕緊快馬將訊息傳回了府裡,若不是被盧承年的夫人趙氏和盧承望的夫人崔氏攔著,老夫人都要親自到門口接來了。
最後還是趙氏親自帶人在府門接人,老夫人這才做罷。
盧夫人在進城的路上已經聽迎人的家丁說起,母親天天著急